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促进环境设计专业就业的创新性改革研究

2017-07-15易琼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互联网+互联网

易琼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对公共空间、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的一步步提高,使得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科学合理,更加具有艺术性、功能性与美感。这些环境的改善使环境设计人才的运营和培养越来越受重视。全球高科技发展将来必然是一个科学、知识和艺术的世界,在高校教学中如何更新原有的教学方式,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运用在环境设计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培养与时俱进,宏观全球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环境设计教育;互联网+;学科交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对公共空间、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的一步步提高,使得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科学合理,更加具有艺术性、功能性与美感。这些环境的改善使当下社会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设计人才的运营和培养。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家居环境设计都逐渐离不开环境设计,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到教学相长,有必要多看好的设计,做到与世界接轨。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一切变得轻松许多。当下是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互通,如何运用好“互联网+”的平台将会是环境艺术教育课堂中的新议题。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就业一直是较为热门的话题,大学的课堂教学已经受到当下社会需求的影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综合能力出众的人才,更应该注重专业性和时代性。专业性要求该学生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而时代性则要求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具备与时俱进和创新能力。近些年我校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比较传统的教学,以讲授为主配合一定的课堂实践,课堂内容单调、简单,很多时候都是依靠教师授课的个人魅力来支撑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虽然积极但课后融入性不大,特别是各个专业之间联系不紧密,这使得原本应该有关联的各个学科出现间隔,学生很难将各个学科进行联系,这一点其实与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特性并不符合,早在包豪斯学院教学体系中设计课程就是手工工作室为主,各个学科交叉与运用。在“互联网+”有利平台下,对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具有实际意义。

传统教学的传播和途径有许多主要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出版物和传媒;讲座。其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成为传统教学扩大教学影响的强大助力。媒体的运用十分广泛;也最为便捷有效,进入21世纪之后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再到电脑、网络,直至现在手机都成为了快速有效的知识信息传播途径。科技的发展以及环境设计学科发展的际遇,使得学科之间能更为有效地链接。从而也给从事环境设计教学的高校教师提供了“互联网+”搭建的环境设计专业学科交叉系统,并将其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学理论跟不上实践,设计案例多是陈旧案例,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许多同学停留在只会理论,基本制图,缺乏实际创造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学习与实际脱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进度和教学实际案例,引进最新案例分析做到与国际接轨。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跨学科能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愈发重要,但现学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达不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不完整,学科与学科之间关联不紧密,不说各个相关学科之间,就本专业也常出现这一问题。这也主要体现在课堂与实践当中,每个老师在课堂中给学生授课内容虽然充实,但各个学科以及各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有时还会出现同一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各课程的作业也有类似情况。总结原因如下:第一,课程知识结构以及作业完成过程没有做到跨专业、跨学科。例如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内容与工业造型、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动画以及视觉传达等专业内容的交叉。需要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完成学科知识学习以及作业时和各个其他学科有效合作,而在现阶段教学中几乎没有落实到位。第二,课堂教学的重复,每一专业教师从该专业技术培养的角度布置课堂作业常常会出现多门专业课内容交叉,学生做的作业有时可以一份作业应付几门课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环境设计专业所学知识需要综合几门学科知识完成,同时各学科之间老师交流不紧密,在布置作业时没有注重该课程的专业性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这需要有效调整。

根据之前提到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修改和完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呢?我们可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引进“互联网+”入课堂。针对前面提到的环境设计专业所学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运用,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眼界和动手能力来改变。首先,运用“互联网+”建立有效的工作室教学平台,通过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建立线上教學平台,这样既可以做到及时引进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又可以做到教师有效具体地讲述案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剖析,了解环境设计过程中从创意到草图,到图纸再到完成设计之间的具体情况,了解一个优秀设计的创作过程,从而帮助学生落实实践问题。解决学生不了解一件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如何完成的疑惑,对其今后的实践与创新起到很好的帮助,同时积极地参与讨论,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加课堂积极性。其次,“互联网+”本身具有知识涵盖丰富、高效、灵活、信息广等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建立丰富的数据资源部,将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化。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库、环境设计专业案例库、环境设计专业软件库、环境设计专业视频库、跨专业知识链接(其中又包含各个学科相关的知识链接),等等,将知识体系链接建立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取查找资料,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一大优点。同时,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利用自身教学资源共同来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链接。第三,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建立跨校联合平台,引进各高校优秀教学案例,建立各高校名师名课交流的有效机制,通过与各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研室交流建立有效链接,既做到了教学相长,又与各个高校建立了联系。这样在今后的教研教学过程中能更快更直接地接受新知识,互通有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就能学到最新的知识,能与当下各高校新知识建立有效接轨。第四,建立“互联网+”线上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建立的线上教学进行延续和补充,将学生引进到校外实训工作,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与课题的参与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该有的锻炼并且能更好地适应当下市场的发展趋势,使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能真正运用到实际。

建立有效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科交叉机制,在传统教学中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较少,而同一专业中,多门课程内容重复。为了有效地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建立环境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公共艺术、视觉传达、动画等专业之间的联系。开设课程,进行有效的跨学科课程学习。跨学科,学科交叉运用早在多个学科以及大学教学当中就已经提出,在现在信息化、知识社会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必须结合本专业特色并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多学科融合。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特性就是专业跨度大,延伸性广,需要多维度、全方位的专业人才。这个方面需要教师做好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研究,而具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例如:大学内部设计学院包含多个设计专业学科,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动画专业、产品设计、公共艺术等专业,可以先从各设计学院建立跨学科平台,促进各个系部专业教研室交叉合作,这在教学以及实践中将会是一种新的模式。各个专业相互合作,这不仅仅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有帮助,还可以带动其他专业的学科交叉教学研究。再有,在本专业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改革,作业的要求和布置:1.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内容避免重复;2.跨学科作业组,像UI设计师对一款App的设计时,不仅需要自身的设计知识还需要计算机编程技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成立一个合理的跨学科作业组来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环境设计专业也是如此,其各个课程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分和联系,例如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设计、照明设计等各个课程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做支撑,还需要对其他学科学习和了解,甚至一定程度上采取跨专业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完成项目。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我们还可以建立工作室制度,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线上教学结合学科交叉,展开校企合作性实践教学,将教学、实践、研究融合一体,全面提升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4.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联系实际建设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通过一门课程实际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中各门课程知识重复、作业重复,使每一门课程都具有针对性,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学科专业问题。

如今,互联网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全球高科技发展,人类智慧的发展,全球全社会必然是一个科学、知识和艺术的世界,我们在高校教学中有义务更新教学方式,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运用在环境设计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培养与时俱进宏观全球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过伟敏.走向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2]黄天其.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理论教育的多学科视野[J].规划师,2004,(01).

[3]魏群,葛菲.“互联网+”时代艺术设计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6,(06).

[4]魯政,周瑄.学科交叉与创新—— 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体系的完善[J].装饰,2006,(02).

作者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