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资源影响下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模式探析
2017-07-15郭茜于若溪
郭茜 于若溪
摘 要:首先对遗址类博物馆分析其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对公众的影响及特征,然后以大唐西市博物馆、杜陵生态遗址公园、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以及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等发展实例予以分析,最终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发展模式区别,来论证怎样更好地发挥和再利用每座遗址类博物馆自身不同的地理与文化资源优势。
关键词:遗址类博物馆;地理环境;发展模式
[本论文为《遗址类博物馆的布局审美和文化资源利用研究》2016Z004陕西省社科界2016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结项论文]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在这悠悠岁月中,古人将整体城市的相地选址标准和思想,融合天文、地理、人文等种种因素考量,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水。《葬经》中提道“气乘风则散,节水则止”,可知风水的核心观念是对于“气”的追求。南北朝时期谢赫曾在《画品》中提出“六法”的概念,其中最后一条即是“气韵生动”,可知其实古代对于地理布局的选择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审美规律的探索,也就是追求所谓的“天人合一”。不论是城郭、陵墓、寺院、住宅、院落布局还是家居摆设,古人都是依据风水思想来择建的,因而也就造就了今天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遗迹。但千百年来沧海桑田,随着朝代更迭、城市变迁,旧的风水遗址的布局含义已经随之消散。在新的城市中“遗址”的布局出现了全新的意义,也即处于新的城市中的以遗址为依托所建立的博物馆。它们一方面与城市经济、文化及旅游等相结合;一方面也是作为最真实的追溯古代的历史遗存,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教育意义。
遗址性博物馆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实体,在保存遗迹遗存的自身历史价值的功能下,它能让参观者学习研究历史的真相,同时也在如此特定的场所与氛围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和休闲;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更迅猛的发展,遗址性博物馆的管理与经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靠山吃山的依靠固有的遗存展示,或消极等待国家支撑的局面,而是应积极地结合各自不同的遗址文化以及所在城市文化的特色,充分发挥每座博物馆地理布局的特点,深度探求每座博物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来达到宣传推广其独特区域或城市的品牌和形象,提升遗址所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发散各自更多的附属价值的作用。对遗址性博物馆的发展先天具有影响的就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在了,如何在特定的地理布局等先天条件下来使遗址类博物馆得到发展,笔者想从以下四个方向来作以探讨:
一、结合周边经济一体化的商业开发模式,
响应国家发展政策,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大流
遗址博物馆所呈现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博物馆载体。遗址博物馆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博物馆需通过旅游开发,将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依靠周边的人流量与商业的繁荣来带动博物馆的发展;另一方面,遗址文化资源也通过商业开发转换为文化资本,并依靠文化资本来提高历史文化传播效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多元、可持续性的发展与经营。
在商业开发模式体系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大唐西市博物馆了。这座遗址性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繁华地段,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精藏文物两万余件。它的成功发展绝不仅是因为其中充盈库藏的诸多精美青铜器、陶瓷器、陶俑、丝绸等文物,而是因为它是大唐西市这个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大唐西市博物馆配套依傍的不仅有“一站式”西市城购物中心;还有集展、收、艺术文化交流、研究与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唐西市艺术馆;当然最有名的就是集古玩商店、文物修复、文物仿制、鉴定评估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了。这些周边配套的商业设施,天然地融合了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旅开发的综合运作模式,再加上大唐西市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还是国家政策隋唐丝绸之路上现存唯一的重要商业遗址,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被正式补充到丝路各国联合申遗项目名单之中进行发展。如此完美的“一体化”地理布局优势,使它成为了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也使具有天然博物馆之称的西安在遗址性博物馆的成功建设上有了一抹重彩。
二、依靠生态环境优势,就地保护遗址的同时
引进合作项目模式
然而,还有一些遗址博物馆并没有如大唐西市博物馆般先天的经济开发条件,它们大都远离城市与商业区,部分为就地保护或并未准许完全发掘的遗址博物馆,作为地理条件与人文资源的先天劣势,如果强行照搬过度追求商业开发,肯定是不行的。
以杜陵生态遗址公园为例,杜陵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汉宣帝杜陵”碑,具有一定文化价值需求的人们会来此游览。但如何才能发掘出它更多的附属价值呢。杜陵即是将它的远离城区的地理弱势开发成万亩生态林的优质生态环境优势,以亲近生态、回归自然为主题打造生态休闲区域。与此同时,在生态区建设汉代文化主题雕塑广场等相应的休闲及度假设施,引进体验教育拓展基地、挑战者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最大化地利用生态地理资源,讓游客从全方位角度体验生态与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
当然,杜陵生态遗址公园最亮眼的特色是还引进了秦砖汉瓦博物馆这个合作民营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馆藏瓦当数量和品类最多的该专题博物馆。这些精美的瓦当古朴典雅、形态生动,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中华建筑文化绚丽的一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杜陵遗址的文化外延,使杜陵现有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极大地扩充,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创造性的发展实践。
三、突出遗址自身的重要地位,打造以遗址类博物馆遗迹遗存为主的主题性体验模式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遗址博物馆的本质就是以保护为目标发掘遗址,以及为展示文物发掘成果,而在建筑或其他遗址建设的博物馆。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宝鸡北首岭遗址博物馆等,都是我国著名的遗址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充分利用遗址的文化资源价值,建设了能最大化突出遗址自身重要地位、发挥遗址博物馆自身发掘与展示功能的模式。
如位于陜西省咸阳市的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它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其中出土了极其丰富的各种文物,如大量的汉陶俑和当时流行的各种兵器、战具、生活用品,等等。而汉阳陵博物馆为了达到既保护帝陵陵园历史环境风貌,又能够最大化地展示遗址遗迹的目的,选择将整个建筑基本沉埋于地下,在文物和遗址没有丝毫移动的原本状态下,建造了目前中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不仅为遗址创造了一个接近发掘前的原始环境,从而达到有效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目的,也使游客与文物进行了最真实的呈现与“零距离”交流,给参观者一种真实的“空间感”和“穿越感”。游客顺着迂回曲折的斜坡门道深入地下,穿行在悬空的玻璃廊桥上,会有一种与历史近距离接触的感觉,不自觉地回想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的发掘研究现场也可以给游客近距离展现真实考古发掘的现状,使游客真正做到以汉阳陵遗址为主题的体验式参观。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了使游客以“体验还原历史”为审美核心。在汉阳陵不远处,还设置有8个“考古坑”,考古专家按照历史原貌还原了部分考古现场,参观游客可以拿着铲子和刷子等考古工具,亲自动手,在坑中“寻宝”,来感受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同时也是直接加深了游客对汉阳陵遗址博物馆的印象,建立了它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地位。
四、在城市居住中心打造融入城市人生活的
寓教于乐的休闲娱乐模式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遗迹遗址尚未得到很好地开发保护,甚至有些已遭到破坏和损毁。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首先就是可以对这些无人管理的遗迹遗存进行专门的保护、研究、收藏、修复等。如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气势恢宏的唐朝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在未得到修建之前,也曾经是脏乱的蜗居者之地。由于它地处城市居住中心这个地理位置,因而在建设带动下,以组织大型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为主导,共同将它建成了公园式的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题的西安“城市中央公园”,而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则身处其中,将古代文物精品与新型展示手法完美展示了恢复中的大明宫宏大的宫城、宫殿规模以及博大精深的唐代历史文化,使大明宫遗址区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与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同时,大明宫遗址博物馆还大力推进教育工作,如开展青少年课外活动教育基地、西北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使之成为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休闲遗址博物馆新模式。
在文化和精神领域里,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就是历史,而博物馆正是作为保存和传播这一灵魂的物质载体,它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变迁的体现和修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历史文化的遗址类博物馆需要不断摸索除藏品自身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之外的更多样的发展空间和道路。尽管我国遗址类博物馆近年来在数量上、类型上做出很多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这些处于城市中的遗址类博物馆的开发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如我国遗址类博物馆的人均拥有量不足、遗址类旅游普遍不景气、旅游创新性不高等。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遗址类博物馆还应有更多的思考与创新,来解决如何对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经济、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同时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星.浅谈城市遗址的保护方法[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04).
[2]艾进,谢敬凤,张晚霞.博物馆概念及功能的演变对其文化产业开发的启示[J].环球人文地理,2014,(04).
[3]叶俊之.我国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3,(04)
[4]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刊,2002,(05)
作者简介:
郭茜,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
于若溪,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