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想深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2017-07-15董炜

新闻爱好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评论员核心竞争力

董炜

【摘要】在众声喧哗的舆论格局中,专业报如何找准“重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唱响主旋律,发出“时代强音”,直接关系到报纸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就勇于发声、适时发声、善于发声三个维度而言,专业报评论需要坚持的读者导向、专业导向、问题导向,评论者应该培养理論思维、过程思维、建设思维,以及评论应该倡导语言艺术,力求探寻做好专业报评论的规律和路径所在。

【关键词】专业报,评论员,核心竞争力

社会转型期的网络舆论空间,评论呈遍地开花之势,各种观念碰撞激荡、真伪难辨。越是众声喧哗,人们越是希望听到有深度的意见性信息。“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严谨性与公信度,为公众从纷繁芜杂的信息、观点中,提供和筛选各种有价值的观点。”[1]这对具有传统媒体典型特征的专业报带来了挑战,也为其提供了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发展空间。思想就是力量,思想就是话语权。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直面回应社会关切,勇于发声、适时发声、善于发声,专业报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这迫切需要专业报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利用自身与所在行业更为接近的资源优势,从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发挥重要“喉舌”功能,唱响主旋律,发出“时代强音”。

一、因势而谋——直面社会关切,勇于发声

美国新闻学者雷蒙德·鲍尔说过:新闻报道内容的差别化竞争是报纸胜出的重要手段。在纸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专业报立足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始终从专业的角度审视读者关心的问题、回答读者的疑虑,以深入、准确的理解认识,专业权威的分析评论,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意见信息供给,从而起到指引方向、澄清认识、凝聚共识的作用。

2013年3月,《人民日报》评论版问世两个月后,《中国组织人事报》“本报评论员文章”也悄然诞生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评论员文章,以每年50余篇的频率源源流出,承载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人事制度鼓与呼的使命担当。这些评论普遍议题重大,既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群众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组织人事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的深入剖析,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的信息解读、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观点、有指导性的方法论指南,《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文章的引导力、影响力也得到充分彰显。

(一)读者导向

报纸的竞争,说到底是读者的竞争,报纸的影响力,在于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专业报要发展壮大下去,首要的是解决好“给谁看”的问题。《中国组织人事报》的读者,大都是组织人事干部,其中不乏各级领导干部,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读者的专业属性,决定了他们希望看到比综合类媒体更具专业性的指导、更为具体深入的评论文章。十八大以来,着眼于“啃硬骨头”的各项政策纷纷出台,面广量大,相对集中。如何准确理解政策及其深远影响,并在思路和方法上得到启发、指导,是读者迫切需要的。《中国组织人事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推出一系列评论,理性化的引导、专业化的阐释、通俗化的“翻译”,为广大组织人事干部提供了权威的政策导引、专业的方法论指南、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探究,形成强劲的舆论引导力,为政策落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专业导向

专业报面对的读者属于特定的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其评论的走向,也应立足自身定位,在思考方向、写作视角、语言表达上趋于专业性,才能在读者中引起思想和行为的共鸣效应,把道理落实到他们心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一时间,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评论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成了共性话题。《中国组织人事报》从中央要求和干部期待的结合点出发,组织策划了《不严无以让群众信任》《认真了就不难》《紧箍咒不能松》《为严管者撑腰壮胆》《珍惜“高看一眼”不怕“多看一眼”》《绝不能“不痛不痒”》系列评论,从不同需求导向对从严治吏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多维度全方位解读剖析,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起到了先行引导的作用。对共性话题进行专业化思考、差异化处理,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理念,无疑是提高专业报评论思想深度的一把“金钥匙”。

(三)问题导向

在评论中,问题总是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不懂得抱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写出的评论一定是苍白无力的。如2014年2月10日《莫把选人当“选秀”》一文,作者通过近年来干部竞争性选拔中出现的问题,形象生动地画出了五幅问题“标准像”,为后续精准分析、提供建议设好了“靶子”。可以说,每一篇评论开篇的首要任务,都是从对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开始的,找不准问题画不准像,评论的针对性自然不强。其次,需要辩证分析问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问题世界。从矛盾的运动规律看,所谓发展,就是解决旧矛盾、同时又带来新矛盾的过程,但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正是发展的意义所在。”[2]在承认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表及里找出问题实质,是形成共识的基础。此外,要吃透“上情”和“下情”,掌握基层的实际、群众的呼声和现实的问题,写出的评论才能帮助读者走出破解问题的困扰和羁绊,让读者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二、应势而动——引导理性思考,适时发声

评论的专业特色固然重要,但离开理性思考的特色却不足称道。如今,为追求眼球效应、抓抢读者,一些评论一味求新、观点一味求快,往往在没有搞清新闻事实或政策精神还未完全吃透的情况下,抢先发声。不负责任的观点常常遮蔽了事情的本质,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掀起情绪化的浪潮,让媒体自身也遭到贬损。

行业报的评论能够倚仗和信赖的,是在对专业领域进行长久钻研和思考后,运用理性思维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专业判断。这种思维,是对社会生活理性信息的一种内化活动。新闻所传递的任何理性信息,都是通过思维这个认识中介来进行感知的。多角度运用理论思维、过程思维、建设思维,能使评论呈现出严谨的逻辑推理、辩证的客观分析、前瞻的方法论指引,从而在行业特色和大众关注之间找到“结合点”,抓住这些“点”去做文章,会不断提升评论的“发声”质量,这是行业报突出自身优势,在评论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一)理论思维

评论离不开理论,离开了理论的评论会患上“软骨症”,缺乏穿透力。“理论思维是科学的理性思维、辩证思维,是相对于感性经验而言的抽象思维、概念思维,是理论观点与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3]恩格斯有个著名判断:“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还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的确,缺乏理论思维,理性思考的方法就很难掌握。而评论所要做的恰恰是将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层面,继而对具体的现象进行抽象化提炼,把片面的、局部的结论延伸到全局和整体。这种螺旋式的上升,没有理论思维的支撑是无法表达到位的。理论思维的养成是个慢功夫,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循环往复,久久为功,才能最终成为评论者自身思维有机体的一部分。

(二)过程思维

过程思维,通俗地讲就是以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即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将问题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去透视,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去剖析,就会认识到,任何问题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做到药到病除,发展需要长期的过程,问题解决同样也需要过程。如2014年6月20日《让潜规则失去市场》一文,讲作风整改过程中,“四风”乔装打扮、变明为暗,披上“隐身衣”的问题突出。运用过程思维来分析,就会意识到寄望通过一次活动就克服顽疾,显然不现实。文章由此提出,反“四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以“钉钉子”精神扭住“四风”“隐身”问题不放,持续用力、锲而不舍。评论中多点过程思维,“不论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于纷繁复雜中抓关键,或者是顺势而为促改革,都应让辩证思维更多地融入文本之中,让评论呈现独到的观察视角、专业深刻的见解、严谨的逻辑推理、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解析”[4]。谈问题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既看到矛盾,也看到解决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绝不能让人感到一团漆黑,不可救药。

(三)建设思维

快速发展的转型期,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该不该”的判断多,“能不能”的探寻少;“吐槽”的声音多,建设性的意见少。毛泽东说过,“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从矛盾的运动规律看,所谓发展,就是解决旧矛盾、同时又带来新矛盾的过程。出现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隔靴搔痒,没有实质的建设性意见。专业报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职责和使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以建设者的姿态服务和引领社会是应有的责任担当。从政环境系列评论动笔前,我们一方面要广泛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多层面听取地方同志、专家及群众意见,最终从《每一朵“雪花”都有责任》《制度是最好的守望者》《用人导向是定盘星》《最重要的环境在领导》四个维度,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思想和建议,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的一致好评。建设思维要求评论者始终站在建设者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以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为己任,努力寻求产生积极作用的方法论指南,发挥应有的“建设性”作用。

三、顺势而为——凝聚社会共识,善于发声

报纸是靠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语言运用的优劣直接关乎报纸的可读性。有人说,评论“卖”的是观点,观点吸引人最重要。其实,古往今来,任何一篇精品文章,都是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完成创作的。评论更是如此,即使我们对论点、论据、论证了然于胸,仍需要解决怎么说读者才爱看的问题。

语言不是蜜,但能黏住一切。作为一种说理艺术,评论语言运用的好坏程度、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宣传效果和报纸的影响力。专业报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职责,必须在改进文风上先试先行、技高一筹,才能使读者感到亲切、熟悉、乐意接受。

(一)平和沟通

在一些人看来,专业报是办给专业人士看的,文件语气、书面用语没什么不合适。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如果一篇评论“要”字满篇,充斥灌输性字眼,会和读者之间自然竖起一堵墙,又怎会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对于评论者而言,清晰的角色定位是第一位的。评论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和读者平等的作者,不是党政领导、政策的制定者、读者的上级,一味高高在上,拿大话、套话“教育”人,读者当然不会买账。其次,不同的文化圈有不同的语言方式,论述简单、过直过细、呆板生硬的评论,不仅会让读者觉得对自己缺乏尊重,读这样的文字还会产生思想惰性。从读者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党的立场上阐释,做到观点有理论来源,论据有实践依据,论证符合逻辑规律,语言符合文化范式,才会让读者有亲和感。

(二)语言鲜活

作家孙犁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诚然,读者看评论,观点道理固然重要,但文笔精到隽永、生动有趣的评论却更招人喜欢。专业报评论,思想疏导、解读政策者居多,语言准确精练是第一位的要求,能一个词说清楚的意思不用两个词,九成的东西不能说成十成,材料数据引用也需细心推敲、反复核实。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大众化语言,也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比如通俗易懂的群众口语,生动活泼的歇后语,还有微时代的“微语言”,都可以深入浅出地把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在有限的篇幅内,善用经典古语、名言警句以理服人,也能使评论多些文化气息。当然,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段的运用,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会使评论具有高雅的特性和现实穿透力,给读者意味深长的启迪。积累鲜活语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随时储备那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以备用时之需。

(三)信息丰富

“信息含量是指对传播接受者‘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的多少和大小,它是构成信息价值的最基本条件。”[5]《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涉及的内容政治性、政策性强,理性色彩浓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提供丰富的信息,往往能够消除受众原有认识中的不确定性,满足其内在需求。选派第一书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抓基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神的有力举措。如何做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基层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帮助。《中国组织人事报》组织力量,及时推出系列评论,从建强基层党组织、选准派强、把职责任务扛在肩上、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四个角度,为读者提供了政策走向、路径方法和探索思路,读者纷纷来电称“真解渴,很管用”。由此可以看出,对信息进行深入浅出的透析,揭示其内在联系和深刻含义,可以使潜在的信息得到有效挖掘。巧用背景材料增加信息,以新闻报道、历史典故、哲理故事为由头,把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理想与现状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聚焦客观事实,可以使评论的思想高度和现实广度得到扩展和延伸。此外,务实地分析现状,多元求解,为读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也会让评论的指导性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妍,张启华.微时代,如何做更专业的评论[J].新闻研究导刊,2013(12).

[2]顾兆农.“问题意识”与“建设心态”[J].青年记者,2013(17):48.

[3]宋剑.“思维的体操”——理论思维能力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智育功能的科学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10).

[4]于忠宁.展现专业深度,彰显理性力量——纸媒新闻评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J].青年记者,2016(16):54-55.

[5]罗迪英.新闻评论信息含量的提升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6).

(作者为中国组织人事报理论评论部主任)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评论员核心竞争力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确保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处“一卡通”成为“幸福卡”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新时期足球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
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研究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