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探究

2017-07-15何智文

新闻爱好者 2017年6期
关键词:适用范围新闻报道

何智文

【摘要】VR以其多媒体有机结合的呈现方式、沉浸式的媒介体验和强大的参与性逐渐改变着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和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方式。VR技术从内容生产、业态发展、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引领着传统新闻业的转向,但它在技术层面及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只有重视并积极弥补这些不足,VR技术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认可及应用。

【关键词】VR;新闻报道;问题和风险;适用范围;技术把关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虚拟现实这项新科技逐渐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中来,它的出现和存在不仅革新了新闻报道的内容表现方式、报道样式和叙事思路,更以其逼真的传播体验、强大的再现能力逐渐被国内外媒介机构所认可并广泛采用,从而引发了传统新闻业发展的新转向。

随着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大众对VR技术在新闻业中引发变革的看法呈现出两种分化:一是认可VR技術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即通过VR技术的呈现,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刻直观的表达,受众对新闻事实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扩展;二是否定了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认为技术的噱头抢占了新闻价值的地位,VR技术不仅不会帮助受众了解完整真实的新闻事件,还会减慢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的速度。从微观层面上讲,可以归纳为两点,即什么原因在制约着VR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大小和效果展现,VR技术应用在哪类新闻报道中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受众更加认可这种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和作用。而从宏观层面上讲,新闻报道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同样需要严格的“把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解决了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VR技术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二、制约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应用价值大小的原因

(一)内容呈现: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被VR”

若从视觉体验的角度来看,VR在新闻报道中的深度应用实现了受众从第三人称的“被动观看”向第一人称的“深度沉浸、主动参与”的转变。但这样切实、逼真的“亲临现场感”,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放大新闻现场给受众带来的感官上的刺激,给受众造成难以平复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对整个新闻场景的“再现”会形成对报道对象的“二次创伤”。因此,在内容呈现上,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被VR”。

以《纽约时报》2015年11月推出的第一篇以难民题材为主题的VR报道《无家可归的孩子》(The Displaced)为例,这篇报道赋予佩戴VR头戴式设备体验者以战争后流离失所的儿童的第一视角,深入而逼真地体验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在视频中,人们可以利用头戴式设备观看到被战争破坏的建筑物,更可以通过滑动手机屏幕、放大细节观看到战争中的大量死伤。这部利用VR技术展现新闻内容的报道相较于传统媒体报道新闻的方式而言,确实实现了具体细节与整体环境的360度全景呈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宽度与深度,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程度,但血腥场面的无遮挡和触目惊心的场景再现一方面会借助VR技术给观者造成不适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会给事件对象造成心灵上的“二次创伤”,违背了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原则。此外,在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对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部分国家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制作者便通过VR技术再现了埃博拉病毒从繁衍到传播、从感染到症状发作的整个过程,逼真的场景给观看者带来了不适的观感体验。

因此,天灾人祸类题材的新闻事件通过VR技术手段呈现给受众,虽然达到了激发受众同理心、展现灾难过程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刺激了受众的感官,对事件对象形成“二次创伤”。从这种程度上讲,VR技术在天灾人祸类题材的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易呈现负面的传播效果。由此可知,新闻选题恰当与否是影响VR技术应用价值大小的第一个因素。

(二)技术反思:不是所有“被VR”的报道都有新闻价值和“被VR”的价值

新闻从业人员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新闻报道,但并不是所有利用VR技术报道的内容都具有新闻价值。此外,哪些内容适合通过VR进行报道、哪些内容具有VR报道的价值,同样是一种有倾向性、有目的性的行为。否则,新闻从业人员将会陷入空有技术噱头而缺乏新闻价值的尴尬境地,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网易、《光明日报》和新浪等多家媒体推出了VR视频全景式看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但打开各个媒体的VR新闻报道,受众能看到的仅仅是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部的景观,而对于会议的内容事项、会议的热点问题、会议的发展进程等方面却难以找到线索和有效信息。因此,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讲,这种通过VR技术实现的报道,噱头大于实际的新闻价值。此外,与传统媒体的直观呈现相比,这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令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收和理解变得缓慢,VR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在此报道中发挥其辅助报道新闻内容的作用与价值。由此可见,新闻报道内容的新闻价值是影响VR技术应用价值的第二个因素。

(三)真实性的探讨:不是所有“被VR”的新闻都是客观真实的

VR新闻对公众具有更大的操纵性和欺骗性[1]。由于VR新闻报道的高度沉浸感和控制体验的能力是被人为设计的,且在VR新闻报道中,除了对客观场景的再现,报道的整体线性结构更是新闻记者和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做法可以将技术和新闻意图结合,从而更好地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和观者的体验服务,但实际却违背了VR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可以说,受众在利用VR技术呈现的新闻报道中,仍旧是被动的接受者,VR技术有可能会成为更加隐蔽和强大的工具,操控公众的认知和舆论的走向。[2]

哥伦比亚大学数字传播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PBS在利用VR技术报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地区的新闻中,对整个新闻事件叙述的线性结构进行了精心的设计,[3]并人为干预了视频和图片的拼接过程,让受众认为自己所体验和观看到的就是整个新闻事件的客观发展情况。由此可知,受众所观看和体验到的VR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并不存在,受众依然是被操纵的对象。若以新闻事实的客观呈现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新闻记者和技术人员的倾向性和主观性,是制约VR技术应用价值的第三个因素。

三、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适用范围

(一)从报道类型上看,VR技术适用于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

通常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具有非常严格的时效性,必须迅速、及时、新鲜。而在VR新闻报道的选题中,时效性并不是最主要的特性。通常情况下,VR新闻报道选题的第一轮评估会从题目的价值、典型性、重要性、稀缺性、社会焦点、新闻热点、趣味性及报道对象影响力,并结合其背后的意义、自身资源与可操作性来判断合格选题,之后挑选可以进行视频报道的,最后从中聚焦于最适合VR呈现的题目来进行讨论,[4]定题后再分配人员进行事件报道的策划和实施。

《纽约时报》VR项目负责人Graham与VRSE合作完成虚拟现实视频前期制作的时间大概是普通视频的1.5倍,拍摄时间是普通视频的2倍,而后期制作的时间可能多达十几倍。[5]PBS制作的埃博拉病毒侵袭西非地区的VR新闻报道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完成也耗费了几个月时间。

由此可见,与传统新闻报道注重时效性相比,社会影响力重大、稀缺性强是VR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更适合通过VR手段向受众呈现。

(二)从叙述方式上看,VR技术适用于故事化的新闻

《纽约时报》VR项目负责人Graham认为,从传播效果来说,读者与新闻故事的接近性更强。[6]由于故事化的新闻具有线性的叙述结构,因此通过VR技术呈现之后的新闻故事会给受众带来更强的代入感和引导感,从而加深受众对整个新闻故事的理解。受众会根据VR视频中的第一视角沿着线性的叙事结构进行探索,在故事化新闻的框架下,受众的各种感官和逻辑思维得到充分调动,会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而体验到现实世界中故事对象在事件发生时的真切感受,从而达到对新闻的最佳理解效果。

(三)从报道题材上看,VR技术适用于奇观类、

想象类题材的新闻报道

从理念上看,VR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3I”,即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也就是通过对现实的捕捉和再现,将真实的世界和虚构的世界融为一体,从而将用户引入兼具沉浸、互动与想象的虚拟世界[7]。因此,延伸人的想象力、满足人的好奇心和人类鲜少体验感知的奇观类和想象类题材,更适合通过VR技术,它能打开人们的眼界,拓宽人们的感知领域。

2016年5月,《纽约时报》推出了题为《探索冥王星冰冻的核心》的关于探索外星世界的内容。其项目负责人Graham表示,他们可以捕捉到冥王星上全景镜像,包括大气,在虚拟现实中让观众到达星球的表面[8]。这类的VR报道与美国航天中心合作,在展示冥王星真实场景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虚拟的电影来创建VR场景,一方面实现了受众对虚拟或接触不到的世界的体验和感知,另一方面更强烈地延伸了受众的想象力,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

四、把关技术:有效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途径

从新闻的定义和功能上来说,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9]可以说,新闻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还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受众的行为和心理。以往新闻把关的过程所制定的标准主要表现在对新闻内容的要求上,即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新闻的及时性和新意、新闻的内容是否符合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10]但在当今媒介融合、技术先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技术形式呈现的新闻报道所起到的社会影响各有不同。网络技术催生下的民间新闻赋予了民众传收新闻充分的自由度,但不加把关的内容肆意地制作和传播却在社会层面上制造了大量不稳定因素。VR技术的新兴与发展让受众体验到更为逼真的体验感、获取到对新闻事件更深刻的了解与感知,但更深刻、更逼真的体验和感知的背后存在着更大的欺骗和影响力,以及VR技术本身对受众视力的强大破坏性。因此,基于技术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新闻把关的范畴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应不只限于对内容的把关,更应同时实现对技术的把关。

五、结语

VR技术在新闻中的应用一方面顺应了数字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不断丰富着新闻的报道方式和受众的媒介体验;另一方面其作为拯救下行发展的新闻行业的救命稻草,正被一些媒体机构用来服务于实现吸引受众、扭亏为盈的目的。正如《华尔街日报》视觉新闻总监Jessica Yu所说,“VR想成为主流的媒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代表了未来新闻报道的一大方向”。的确,VR技术从内容呈现、业态发展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引领着传统新闻业的转向,但VR技术在技术层面遇到的挑战和在新闻报道中面临的问题及风险,仍然会令受众对它不断产生疑问。

首先,VR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大小和可行与否取决于所报道的内容是否具有明确的新闻价值及合适的选题。其次,VR新闻报道大多具有被人精心设计、带有倾向性,场景是客观存在的,但场景的选择和新闻意义的传达则是由制作人来决定的特征,并非客观真实。可见,客观性也是制约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再次,故事化的新闻、具有较强社会意义的深度报道或是奇观想象类的新闻报道更适合利用VR来展现,从而加深受众对内容的感知,为新闻内容和意义的传递服务。

大众传媒的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新闻媒体能够有效实现传播目的和新闻价值,首先,应分析技术的利弊,在实现技术评定的基础上,制定技术应用的标准和适用范围。其次,应平衡好内容选择与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即什么内容适合哪种技术进行传播,从而实现技术和内容的合理互动与相互合作。再次,在反思受众研究的基础上提升新闻传播行业内容的把控标准,加强受众对待和利用媒介内容的行为研究,提升新闻内容报道的客观性,从源头上避免技术成为传播虚假新闻、误导受众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邓建国.时空征服和感知重组——虚拟现实新闻的技术源起及伦理风险[J].新闻记者,2016(5).

[2]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

[3]Raney Aronson-Rath,James Milward ,Taylor Owen,Fergus Pitt. Virtual Reality Jourlism[J].2015,11.

[4]邱嘉秋.財新视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报道新闻的过程及可能遇到问题辨析[J].中国记者,2016(4).

[5]内参报告:从起步到领军,《纽约时报》VR新闻全揭秘[J].新京报传媒研究,2016(8).

[6]内参报告:从起步到领军,《纽约时报》VR新闻全揭秘[J].新京报传媒研究,2016(8).

[7]邱嘉秋.财新视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报道新闻的过程及可能遇到问题辨析[J].中国记者,2016(4).

[8]内参报告:从起步到领军,《纽约时报》VR新闻全揭秘[J].新京报传媒研究,2016(8).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4.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5.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适用范围新闻报道
论犯罪公式及其适用范围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叉车定义及适用范围探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