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藏羌建筑艺术的传承与更新研究

2017-07-15王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艺术价值文化传承

摘 要:通过对四川省西部藏羌民族聚集区的实地调研,研究四川西部地区藏羌民族建筑的艺术特征,分析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民族建筑艺术传承与更新的思路,以期推动民族建筑艺术的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藏羌民居;民族建筑;艺术价值;文化传承

[本论文为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15ZC01)、绵阳市社科联师院专项项目(编号:MYYB15-09)研究成果。]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迥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民族文化相结合,造就了民间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藏羌民族建筑是中国民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民族宗教文化的渗透,有着鲜明的艺术审美特征,而四川西部的藏羌民族建筑又呈現出本土独具的民族风情。

一、藏羌民族居住环境对建筑艺术的影响

四川省的藏民族主要居住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川羌族自治县及周边县域。藏羌民族生活的地区居于高山峡谷之间,自然、气候、交通等条件相对恶劣,导致物资相对匮乏,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藏羌人民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石块、树木等自然资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精湛的技艺搭建出令人惊叹的精美建筑,与神圣的雪山、辽阔的草甸、常青的森林和剔透的海子交相辉映,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表现出与平原地区完全不同的风貌。

平原地区的民居往往以院落的空间形式将不同功能的房间组合在一起,占地广阔,布局舒展。而高原地区地形复杂,很多地区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以及特殊的地质构造,导致大面积筑基条件的缺乏,也因此限制了民族建筑的形式多为小面积筑基,空间向高层发展。藏羌民居多采用单体的形式,将厅堂、厨房、卧室、厕所、畜圈、仓库等功能区设计在同一栋建筑之内;同时,为抵抗严寒的气候,采取了小房间、小开窗、内置火塘的结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存建筑体内的热量;另外还催生出了可以不断加高的碉楼建筑。依托山体层层加高、外观端方的高层建筑,在周围层叠的自然植被的映衬下,显得尤为浑厚而瑰奇、牢固而温暖。

二、藏羌民族传统建筑的艺术价值

藏羌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结合自身对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理解和感悟,设计建造了一系列具有本民族审美特征的民居建筑,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现实发展的杂糅性、民族发展的递进性、文化发展的共融性以及民居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在走访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群、北川吉娜羌寨以及汶川萝卜寨等藏羌民族村寨的过程中,笔者观察到藏羌民族民居具有宗教文化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特征;在建筑形式上则体现出形式多样、外观壮美、结构独特、内饰精美、装饰形式多样化等审美特征。因其独具民族文化特色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建筑流派。

(一)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

根据建筑的功能,藏羌民族建筑主要可以区分为民居建筑、寺院建筑、桥梁建筑等多种类别,并且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

民居建筑包括了农区民居建筑、牧区帐篷建筑及防御性的碉楼建筑。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藏羌人民“垒石为碉以居,如浮屠数重,门内以楫木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圈其下,高于二三十丈者称鸡笼,高于十丈者谓之碉。” 羌族农区民居是选用当地的石材和黄泥砌成的平顶的碉房建筑。牧区民居为帐篷,冬暖夏凉,方便迁移。高层碉楼具有独特的砌筑技术,可以层层加高,担负着保护村寨、传递信息、防御匪盗的作战功能,在村寨民居中鹤立鸡群、雄伟壮观。

藏族寺院建筑集藏族建筑、藏族文化之大成,依山而建、楼宇重叠、雄伟壮观,完整地展现了藏族民居建筑的结构体系,同时廊下装饰有鎏金铜饰,墙面装饰有宗教壁画、梁柱上绘制了鲜艳的图案和华丽的雕饰,将绘画、雕塑、雕刻等多种装饰艺术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藏族文化中的建筑智慧和艺术特征。

藏羌民族分布于山高水急、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藏羌人民形成了技艺高超的桥梁建筑艺术,包括有横跨江河的藏式桥、铁索桥、藤索桥、溜索等多种多样的桥梁建筑形式。羌族擅长砌石、筑堰、打井,还能够在悬崖峭壁之上修筑栈道,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包含了羌族人民的建筑智慧。这些建筑经受住了数百年的风雨和多次强震的考验,1705年兴建的泸定铁索桥一直沿用数百年,目前甘孜州还遗留有跨度最大的两跨式藏式伸臂桥。技艺高超的桥梁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成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独特风景。

(二)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

四川藏羌民族村寨的空间构成以石砌、土屋、碉房等民居建筑与碉楼、农田和山川共同形成原生态的多层次聚落空间。藏族建筑多为大构架,建筑体量大,但是房间却不大,厚墙有明显的收分,从总体的组合方式至单体建筑及构建的尺度都有一个传统的规定。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为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平面。四川甘孜、阿坝的藏寨民居大都是依山而建,建筑形体丰富多变,利用功能区的合理设置与建筑形式的合理组合满足日常生活、产业发展、宗教信仰和自然防御的需要。

羌寨多建在依山傍水的河谷、半山腰、高半山地带,村寨的建筑错落有致,空间组合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碉楼为中心,如四川汶川的羌锋寨、茂县的黑虎寨;有的以水渠为中心,如汶川的龙西寨,理县的通化寨;有的以道路和过街为中心,如理县的桃坪寨,茂县的纳普寨。山水围绕,美景入寨,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空间环境。

(三)天然壮丽的建筑装饰

四川地区的藏羌民居类型多样,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体现出绿色环保、个性鲜明、雕刻艺术与色调搭配得和谐统一等艺术特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建筑整体的造型显得庄重大气,体现了藏羌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审美特点。藏族民居往往采用粗石垒造成墙面,厚重牢固;十分注重檐、门、窗的装饰,大面积的使用红色、白色、黑色作为装饰色,其中,黑色大边框的门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藏族文化的核心是宗教文化,藏族建筑所使用的色彩、绘画、雕塑、雕刻等都体现了一定的宗教意义,因此内部装饰较为繁复,运用概括、夸张、抽象与变化等多样化的表现方法,通过室内外结构、色彩、家具、陈设等有机结合,达到工整华丽的艺术效果和多层次的空间意境。

羌族人民崇尚万物皆有神,并期望通过建筑的语言向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蓝天、白云、山川、木石等自然景物之神致敬。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吉娜羌寨的震后重建基本上完全复原了羌族传统的建筑形式,选用本地的石材、木材、页岩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碉楼外墙颜色为灰白色;寨子口设立了泰山石敢当;单体建筑的门、窗采用木质材料;楼顶的屋角镶嵌着白石;楼梯台阶表面粘贴青片石。很好的体现了羌族建筑材料源于自然、装饰感丰富的艺术特征。整个吉娜羌寨全部采用绿色原生态的材料建成,宛如大自然的结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三、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传承情况

四川西部藏羌民族居住区植被丰富,风景优美,民族建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能环保,在选址、布局、空间构成上具有合理性和规律性。白色、灰色的建筑外观与周边的大环境过渡自然、和谐统一。藏羌民族建筑集文化、生活、防御、宗教、艺术于一体,达到了建筑功能、空间结构与艺术三者的高度统一,反映了藏羌民族在建筑技术上的智慧和文化传承,对如今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建筑的室内外装饰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由于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藏羌民族建筑结构与现代建筑的功能分区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藏羌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十分有限。同时,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落,中国各地城市建设严重破坏了原有风貌,失去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而形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汶川大地震导致四川地区很多羌寨被埋、碉楼被毁,藏羌建筑艺术也因此面临着更大的危机。所幸震后重建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藏羌建筑的研究。如,冯桢懿(2013)讨论了邛笼建筑的灾后重建;余鹏等(2015)以甘堡藏寨为例对民族建筑的整体保护和重塑进行了探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民族居住区的建设需要传承民族性格和民族审美特征,需要体现本民族建筑艺术中的主要元素。

四、藏羌建筑艺术传承与更新的策略探究

民族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创新则是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推进民族区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藏羌民族区域的发展需要保护民族特色文化,而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是又其民族文化的直观反映。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发展既要求体现本民族审美特征的传承,又要求立足新时期的变化,使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生活相适应,面向未来进行积极的创新。

(一)提升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保护意识

民族区域必须有完善的民族建筑保护政策,使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保留历史文化的原貌,不会被现代的建筑环境所遮蔽和破坏。同时,还要注重提升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民族建筑美术展览、民族建筑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进行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审美教育与宣传。近年来教育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教育部提出,“要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1]”将民族建筑艺术之美融入校园文化,推进艺术教育的本土化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建筑艺术鉴赏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一个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学术和运用研究

目前我国民族建筑艺术与技艺的传承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专门从事建筑艺术研究的单位和个人还很少。希望能由政府牵头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并给予一定的扶持,吸引和凝聚社会资源,支持建筑领域的专家对藏羌民族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促进民族建筑体系的形成,促进藏羌民族文化的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切实发挥出学术研究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民族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是对古建筑的生搬硬套,而是应该灵活继承、创新发展的。通过对传统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建筑技艺等进行研究,提炼其中的特色元素,寻找民族建筑理念与现代化功能需求的交叉点,将藏羌民族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实现民族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的共生,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在传承民族建筑特色的同时有所创新,在提炼民族建筑元素的同时不断更新,与现代文化融会贯通,开拓民族建筑艺术多元运用途径,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又适应于当代人生活的建筑。

(三)培养藏羌民族建筑艺术的高素质传承人才

随着国门进一步开放,城市化进程加剧,国外建筑文化和设计理念强势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对中国民族建筑文化造成了的巨大冲击。由于我国的民族建筑大多采用木石结构,在应用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建筑设计师往往更加青睐西方建筑模式,导致了我国的特色民居建筑型人才极度匮乏。然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等院校应当承担起培养具有传承民族建筑艺术的高层次建筑设计人才的重任。在四川本土高校中开设藏羌建筑欣赏、藏羌建筑艺术设计等相关课程,有意识地植入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知识,鼓励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技艺,提高藏羌建筑的布局、规划、审美等水平,让他们成为推动藏羌民族建筑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人才为基础,从根本上保证民族建筑的发扬光大。

(四)拓展民族建筑艺术的传承途径

校园传承为民族建筑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提供了群众基础;产业融合则可以实现民族建筑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产业大融合的形势下,促生了民族文化与其他行业的相互渗透发展的新方向。民族建筑是一种极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将藏羌民族建筑文化與藏羌村寨旅游开发二者紧密结合,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叠加,对民族建筑进行合理的开发可以有效地营造文化旅游氛围,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借助旅游业的运作机制和消费者群体,又可以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建筑文化。

五、结语

藏羌传统民族建筑中所蕴含的历史性、宗教性、地域性、艺术性和审美特征,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民族建筑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亟需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传统建筑的借鉴并进行现代运用,不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而应该是一种深入系统的研究,抓住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创新创造,才能形成民族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形式的相互交融,做到传承与更新的二元统一,从而提升民族建筑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注释:

[1]教体艺[2008]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2008.

参考文献:

[1]兰柳.浅析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4):135-139.

[2]欧朝贵.西藏民族建筑艺术初探[J].西藏艺术研究, 1990,(04):76-85.

[3]马亚玲.四川茂汶地区藏羌民族乡村聚落景观研究四川农业大学,2015.

[4]冯桢懿.浅析灾后重建地区的邛笼建筑[J].四川建筑.2013,(03).

[5]余鹏,黄雯,叶云剑.浅议文物整体保护和重塑的内容——以甘堡藏寨为例[J].四川建筑,2015(1).

作者简介:

王凡,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艺术价值文化传承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