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新格局中的舞台艺术思考

2017-07-15任凯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职教中心067600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院团新格局

任凯华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职教中心 067600)

文化新格局中的舞台艺术思考

任凯华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职教中心 067600)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必须要注重创新,打造出新形式的文化。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化新格局出发,对文化新格局中的舞台艺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文化新格局;舞台艺术;思考;研究分析

文化形式在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在对传统的文化形式产生冲击。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的文化格局中站稳脚跟,成为一个难题。本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化新格局入手,对舞台艺术展现展开研究,并具体阐述了文化新格局中的舞台艺术。希望对舞台艺术的形式创新有一定的启发。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化新格局

(一)全球化的思路或者“西化”的思路

这种思路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学习和模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与西方世界接轨,中国已经开始融入到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已经走上了一条逐步融入西方世界的道路,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将来必然完全融入到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中,成为其国际体系的一员。中国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学习当代资本主义。这实际上是一条"西化"的路,属西方文化中心论。

(二)传统化的思路或者“东化”的思路

这种思路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更适合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西方文明并不是人类文明的最佳选择,存在着种种缺陷;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更说明了西方文明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东方文化,中国的未来不能寄托于西方文明,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学习西方,而应是挖掘和发展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并使其现代化,使其成为一种超越和取代西方文明的东方现代文明。它实际上是一条"东化"的路,属东方文化中心论。

(三)东西文化融合的思路

这种思路认为在世界日益开放发展和文化加快流动的时代,西方文化中心论或者东方文化中心论都失去了其固有的条件和理由,都因其狭隘性和片面性而不足以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特色。而且,当代文化的交流是自然的、通透的、全面的,“体”“用”或“本”“末”之类并不具有科学方法的意义,“体”“用”或“本”“末”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界限,所谓“中体西用”或者“西体中用”在文化实践中很难拉扯清楚,而开放的融合论,即开放择优、东西并重的文化思路和主张,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必将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主流趋势。这里的"东"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是指西方的社会主义文明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文明。东西文化融合就是这三者的交流和融合。

随着形势的发展,除了以上三种思路外,还有其它一些思想主张,诸如主张回归到计划经济旧体制的“回归论”,主张将当前转型中的体制固定化的“固化论”,主张以公平为主要任务的“公平论”,等等,这些思路和主张反映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社会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对国家发展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新格局中的舞台艺术展现

所谓舞台艺术,不仅指的一种舞台上的展现。舞台展现是演员或者是工作人员应用一定的空间来进行一种舞台展现的情景。其中舞台艺术包括有民族舞和民间舞以及芭蕾舞等综合表演形态。当然,在舞台艺术中,各式各样的舞台戏曲等也包含在内,其中从广义上来说,舞台的艺术是指在舞台上展现的一切技艺。而从狭义上来说,舞台艺术是指戏剧表演的艺术。在整个人类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其中的历史追溯源远流长,对于整个舞台艺术的发展和融合等产生重大影响,舞台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多样的特征。新型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势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现代的舞台艺术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舞台艺术是表演的艺术,主要借助的是演员的形体动作、对话、歌舞等方式,将一定情节性的事件进行展现,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感官感受,表演是重要的一步。第二,舞台艺术是直观的艺术,通过演员的展现来将具有一定事件的行为方式直接展现在观众的视觉上,而且整个事件是在不断的发生,可以保证情感的交流与反馈最终作用于舞台的艺术展现上。第三,舞台艺术的展现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当然这种情况不仅与观众的意识具有一定关系,同时演员要根据观众的一定反应来对整个故事情景展现进行一定的调节,舞台艺术具备表演性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体系。第四,舞台艺术是整体的艺术,在舞台艺术的展现过程中能够调动舞台的相关构成要素,从而达到更加全面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保证整个舞台艺术的展现更加具备魅力和感染力。

三、文化新格局下的舞台艺术思考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尤其在中国语境下、改革语境下,进行文化产业建设不可操之过急,往往更多人理解是要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但是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进行文化产业建设,首先要有基础。而创建文化事业,不仅要把握好文化事业的精品,同时要科学把握院团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一部分文化工作者特别不重视院团承担的文化普及工作。整个院团的展现是进行项目制活动,但是这种形式与其文化普及的功能相差甚远。当然只有将舞台艺术普及下去,市场面才能宽、产业基础才能宽,事业层面才有稳定空间。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将院团的文化普及工作团结起来。对于政府来说,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建构丰满的文化生态,只有将文化生态的构建的合理有序才有助于促进舞台艺术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看清艺术的不同层面,要注意艺术的生态,注意艺术的普及层面、社会层面等不同的问题,统一协调规划好社会发展与艺术生态构建的规划。

四、结语

文化形式在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在对传统的文化形式产生冲击。在改革开放这样一种变动的形势下,要看清艺术的不同层面,要注意艺术的生态,把握舞台艺术的展现,注意艺术的普及层面、社会层面等不同的问题,才有助于实现整个舞台艺术的新生。

[1]谢滋.关于高科技时代的舞台艺术思考——谈LED显示屏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J].艺海,2013,10:88-90.

[2]吴小民.以现代科技促进舞台艺术发展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5,2805:67+127.

[3]杨秀玲.天津舞台艺术资料中心构建之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8:91-92+101.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院团新格局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中的“光语”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新机制 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