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美国绘画展览》语境浅析

2017-07-15杜慧珍中央美术学院100102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国际展览表现主义艺术家

杜慧珍 (中央美术学院 100102)

《新美国绘画展览》语境浅析

杜慧珍 (中央美术学院 100102)

《新美国绘画》展览是20世纪50年代末MOMA在欧洲诸国举办的巡回性展览,参展艺术家均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者,此次展览不仅丰富了MOMA的馆藏,更是确立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史地位。时隔多年,本文试对此次展览举办时的语境做一个浅析。

抽象表现主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冷战

“新美国绘画”其实就是大多数美术史书籍中介绍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但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拒绝这种标签式的归纳,也不想与德国抽象表现主义产生某种联系,所以在展览筹备时,马瑟韦尔提出了新美国绘画的概念。本次展览举办于1958-1959年,先后在欧洲八个国家进行巡展,展览巡回结束后,在参展艺术家及其支持者的强烈要求下,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进行了一次总结性展出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次展览乃至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系列展览均属于政治的附庸。河清在2005年出版的《艺术的阴谋》一书中着力讨论了冷战时期中央情报局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操纵和影响。伊娃·科克罗夫特在文章中也明确提出“文化上的冷战政策与抽象表现主义的成功之间的联系,绝不是巧合而是很明确的”2。当然,一些美国艺术史学者对该观点提出批评。但是,客观的回顾这段历史,抽象表现主义的系列展览确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但是除此之外,MOMA自身的博物馆拓展计划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本身的变革成熟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罗斯福曾袒露过美国的雄心,他认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需要美国的维护,美国式的民主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无独有偶,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的家乡发表演说,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遏制苏联和东欧各国。且不论丘吉尔的出发点为何,但美国的这一雄心得到了盟友的支持。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则省时省力的推动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欧洲的输出,用经济手段收买了欧洲政府以及人心。但即便如此,大多数的欧洲人还是认为“美国人再有钱,也还是一群嚼着口香糖、开着雪佛莱、满口美式俚语的暴发户和市侩”。为了改变文化上的弱势,实现超级大国的梦想,美国迫切需要一场争取人的思想,争取人的意志的斗争。

与此同时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主流的艺术形式,无论文艺界还是知识界强调要严格忠于党的意识形态。而抽象表现主义强调的是个人自由主义,更多的是对个人意识形态的表达,这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曾经有一位中情局的人谈到“我们认识到这种艺术(抽象表现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毫不相干,而它的存在却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显得更加程式化、更加刻板、更加封闭。当时,莫斯科对于任何不符合他们那种刻板形式的东西,都不遗余力地进行谴责。所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依据准确无误地推断,凡是他们着力大肆批判的东西,我们都值得以某种方式加以支持。”3由此,政治上的需求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温床。

除了政治的温床外,这一展览的举办也是MOMA出于自身建设的考量。MOMA于1952年成立了“国际展览计划”4,而本次展览是其“国际展览计划三部曲”的最后一曲。在此之前,MOMA于1933年成立了巡回展览部门,该部门不仅致力于艺术的传播交流,更重要的是扩大MOMA的社会影响力,使一个新馆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大馆。据统计,从1931-1954年,MOMA共举办了461个巡回展,超过7400个展览,展出地点更是涵盖公共或私人机构3700多个,涉及的国家有37个5。这些势如破竹,层出不穷的展览快速奠定了MOMA的社会地位,于是开始将眼光转向国外,于1952年成立了“国际展览计划”,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但是战后美国政府不再资助国际展览计划,为了使计划不至落空,该部门争取到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赞助,每年12.5万美元,为期5年6。 所以在这一系列国际展览中,MOMA并不是处于官方的立场,而代表博物馆自身发言。

“国际展览项目”建立后的首个展览是“12个美国现代画家和雕塑家”,该展览1953年4月在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油雕部主任里奇在挑选参展作品时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为了强调美国现代艺术的多样性和艺术家的个性表达。紧接着第二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受到法国外交部的邀请,策划了“现代艺术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精选”。策展人米勒为本次展览挑选了108件绘画以及22件雕塑,其中绘画部分包括14位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这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第一次被如此大规模的介绍到国外。而这些尺幅巨大,色彩强烈、笔触鲜明甚至粗野乃至看起来似乎未完成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欧洲传统的架上绘画,为欧洲带来了新的、从未见过的东西,激发了欧洲各界对美国现代艺术的极大兴趣。而后1957年,瑞士巴塞尔艺术馆的馆长阿诺德在与布鲁塞尔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等欧洲其它博物馆的馆长讨论后,请求再举办一次类似的展览,这与MOMA的初衷不谋而合,于是一场规模更大、作品更加个人化的展览呼之欲出。

回归艺术本身,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美国艺术画坛相对混乱,乡土现实主义占据主流地位,而抽象表现主义的异军突起,为沉寂已久的画坛带来新的活力。它的理论原型来自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即在任何心理和文化中都存在相同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它表现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虽然作品形式是抽象的,但是传达出的内容和主题却是深刻的,如同巴尔在展览的前言中强调的“许多作品似乎是抽象的。但他们绝不是形式主义和精神上的非具象。”7尤其二战后,世界一片狼藉,处处话凄凉,而抽象表现主义从色彩、材质、形式以及空间方面消解了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营造了精神世界的家园。也正是作品呈现出的自由诠释了新的生活方式,弥合了战后人们内心的伤痛,使得该艺术流派出现没多久便得到认可和支持。在1947年左右,抽象表现主义已经在美国的批评界和支持前卫艺术的画廊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承认。此次展览中的大部分艺术家在1950年之前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画商的赞助、批评家如格林伯格、编辑、收藏家、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帮助等。而50年代后期,这批艺术家已完全成熟起来,并彻底改变了乡土现实主义才是代表美国艺术的主流观点。

本次展出的德库宁《女人1号》,虽然形式抽象,但是女人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这位看起来面目狰狞的女人,其实是各种形象的综合体,融合了原始的女性生殖崇拜,传统维纳斯以及现代社会商业杂志广告的封面女郎。她存在于严肃和柔软这种相反的元素中,既令人敬畏,也令人害怕。这种矛盾也正是战后欧洲移民对美国这片陌生而又新奇的大陆表现出的困惑与激动交织的复杂情绪。即使他们的作品很主观化、个人化,但是传达出的内容和情感确是普遍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而抽象表现主义大规模展览的举办,不失时宜的抓住了战后人们精神的空虚。

总归而言,抽象表现主义展览的举办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时代选择,单纯的归于战后政治扩张则未免显得心胸狭隘。我们更应该注意到MOMA或者说博物馆在推动艺术史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当然,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自身的语言建设革新才是不断巡回展出的关键之处。

注释:

1.“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2.(美)伊娃·科克罗夫特,《抽象表现主义:冷战的武器》,《艺术论坛》,1974年6月,第39-41页。

3.【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曹大鹏译《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293页。

4.“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5.“Circilating Exhibitions 1931-1954”,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1954,P3

6.Helen M.Franc,“The Early Year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and Council”,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1994,P109.7.“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杜慧珍(1992-),女,汉,山东临沂,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在读,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国际展览表现主义艺术家
安德列耶夫与扎伊采夫的表现主义小说对比研究
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019年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部分展览计划
2019年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部分展览计划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2014年北京中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