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俗祥物的创造
——论天人合一的个性设计

2017-07-15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吉祥物周易古人

王 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50000)

中国民俗祥物的创造
——论天人合一的个性设计

王 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50000)

中国民俗祥物往往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是古人将现实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组合拼接而成,它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古人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个性设计,为我们当代吉祥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民俗;祥物;个性;设计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民俗文化长河中,对祥物的创造与崇拜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寄予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凝结着中国人的审美取向。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就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创造了龙、凤等吉禽瑞兽。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龙的形象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古人将美好的形象集“龙”于一身,传说龙多为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龙形象的创造表现了古人对龙的崇拜与向往,因为传说中华古代以伏羲为的先祖,又因伏羲出生于龙系氏族,他带领人民开创农耕文明,实行社会变革,所以古人将伏羲象神一样的崇拜,自然会把龙刻画成能够绝地通天的形象。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中国是标准的祖先崇拜的国家,在那里我们可以研究祖先崇拜的一切特征和一切特殊含义。”这种特征和含义表现在对龙的崇拜中,由此就将诸多美德品格赋予龙。

我们再来看一下太阳鸟,也就是民间的凤,传说凤凰肩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只有凤凰涅槃才能使太阳重生,才能为人类带来光明、希望和幸福,凤凰涅槃是顺应天意的,凤凰降临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来吉祥,《说文》上讲:“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由此可以看出凤能给人们带来和平安定的生活。古人在面对无法解释的灾难时,有了祥物的庇护不再处于惊恐当中,而是有了与自然抗争的信心。当时现实生活当中的动物形象是无法将这一神圣的使命担当起来的,于是古人就创造出了凤的形象,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另外还有民俗中的貔貅,它是由龙头、马身、麒麟脚组成的神兽,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比喻骁勇无比的军队,现在人们把它看作是招财聚宝的祥物,希望能够带来财运。祥物玄武,在中国古代认为是龟和蛇结合的灵兽,象征长寿,如此等等。从这些祥物的形象上不难看出,其造型都不是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在的,而是古人将兽中之王的麟、禽中之王的凤、介中之王的龟、鳞中之王的龙,凡此种种的美好形象组合在一起,因而艺术表现的本质不是简单地物质感受或自然模仿,而是出于某种心理上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古人内在的应物观的“世界感”的结果。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的瑞兽形象正是古人对神秘世界不可预知性的表现,是古人美好的意愿和向往的精神追求,这也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天地万物是自然,可以以一个“天”字来概括,古人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建构模式,使现实生活中的人温馨、亲和的陶然于天人本自合一的美的境界。每个艺术家都受着时代精神的制约,这精神强迫他们择取各自特定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最有效的表现出了这群艺术家感到自己义不容辞地要表达的东西,可以说中国古人是最早的艺术家,这种极具个性、天人合一的创造不得不让我们对古人的创造能力产生敬佩。

在中国文化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周易》。天人合一是《周易》所建构的世界模式,是最富有魅力的思维方法,为我们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摹本。据《易传》所言,《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六爻重叠结构都是天人合一的象征性图示,其中上两爻象征天道;下两爻象征地道;中两爻象征人道。从卦爻上看,天人构成了亲密的统一体,不是彼此隔绝而是相互变通的。《易· 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里的四个“合”字,就是讲“天人合一”。不仅如此,这一思想还贯穿到《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易传》所谓“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正是《周易·系辞传》所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这里的“三才”即“三极”指天地人,这正是天人之际相摩相荡结合的简化形式,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

现代作品中不乏优秀案例,由韩美林先生设计的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个性化设计,我们可以从五个福娃的形象中读出中国的地广物博,读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读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其采用了图形的组合形式,将福娃人物形象分别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北京的传统沙燕风筝、广袤的森林、源自敦煌壁画的火焰纹样、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纹样相结合,并运用五环的颜色,告诉全世界:中国欢迎你!既以人为尊,又推崇“天”的完美,既重“人”又尚“天”,天人在伦理与审美上互不偏废,这也是《周易》天人合一的特别之处。

另一个案例——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会,本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设计打破了以往大运会吉祥物造型写实风格的设计传统,其吉祥物是由大学生运动会英文字母UNIVERSIADE中的首写字母“U”,并由会徽“欢乐的U”演变而成的一张笑脸,展现了中国礼仪之邦的豪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又衍生出一系列带有不同表情吉祥物,更加注重人类情绪的变化,体现人文化的关怀。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和方式上体现着“天人合一”新的含义。

2012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其名字的命名象征着现代奥运会概念的雏形,形象以萨罗普羊为原型也有人说以大本钟为原型的;同时体现了伦敦的城市风貌,在吉祥物的头顶有黄灯,象征着伦敦标志性的出租车;再者,吉祥物传递了奥运文化,在文洛克的手上戴着表示有意的其林匹克手链;最有新意的一点就是吉祥物的设计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周身主色调为金属色,也体现了现代性、运动性,吉祥物的大眼睛事实上有照相功能,见证他们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和见过的每一个人,这是前所未有的科技在吉祥物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独具个性。据伦敦奥组委称,这两个吉祥物是在很多孩子和家庭的帮助下完成的,这种全民参与的状态,不正是现代“天人合一”的时代性体现吗?

纵观当今的吉祥物设计,其创作数量可以说不少,但有的吉祥物设计只是做了一番表面文章,而主题的表达却落到了文字阐释上,忽略了运过图形的直观形象传达理念,这种过多人为的迹象势必打破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同时贫乏的图形表现语言又使得它失去了艺术的生命力和个性。与其相反,没有人类思维印记,只是客观的描绘现实物象、一味的效法自然,也不能够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个性的表达出来。正如《周易》认为,天并非是与人相对立的纯粹客观的存在或实体性存在,而是从人的存在出发谈天或天道,离开人的存在,所谓天是什么一类的问题,根本是毫无意义,但反过来要说明人的问题,也必须从天开始,即从天人联系的整体中看天,从天人联系的整体中看人,“天人合一”。这正如张栽所言:“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

中国民俗祥物设计给我们现代吉祥物设计以启示,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对“天人合一”的个性设计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应与时俱进,拓展“天人合一”的个性设计的外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赋予其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科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王振復.《周易的美学智慧》[M].湖南出版社,1991.

[2]刘道超.《艺学与民俗学》[M].中国书店,2008.

[3]俄 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吉祥物周易古人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谁会当选吉祥物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甜甜的“蝴蝶茧”
吉祥物等
《周易》与《孙子兵法》
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