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应变与兴趣

2017-07-14贺晓兰

神州·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贺晓兰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正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尤其我校推行“361”教学模式以来,课堂气氛日趋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如何解决?教师应具备 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技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存疑;释疑;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而今,中学思想政治课正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尤其我校推行“361”教学模式以来,课堂气氛日趋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

一、如何对待学生的怪问

学生“怪问”是“愉快教学法”,“茶馆式教学”过程中极易碰到的情况,它是学生善于思考的结果,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包含着追根究底,追求真知的热情。教师应把它看作是好事,不能斥之为奇谈怪论,要妥善对待。

1.存疑待答。教师对不便当堂回答的问题暂时不答,而把问题留给学生,促使学生去思考。此类问题,教师如果解答,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的,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计划,或者是 教师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才能解答,可采用存疑待答法,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留下了探讨的悬念,也为教师更准确详尽地解答赢得了 时间。

2.简语解疑。对学生头脑中的有些疑团,可以用一些妙语、警句、比喻、俗语、幽默等精辟的简短语言去解答。

3.讨论共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上课内容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把问题还给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在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时,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留学生出国后不愿归国呢?”对此,教师不回答是不行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归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处理偶发事件

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有时候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冷静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积极主动地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1.连接法。教师可以根据所发生的偶发事件,联系上课内容巧妙地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上课内容上来。

2.阻断法。偶发事件与上课内容无关,如不及时制止,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老师采用幽默、警语故事等阻止其发展下去或直接阻断其发展。有一次,有几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们发笑,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课,我问“同学们知道”“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我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垂帘听政”!引得全班同学轰堂大笑,打瞌睡的生完全清醒了。

3.因势利导法。有些偶发事件虽与课堂内容无关,但教师可以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某青年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一个调皮的学生在黑板上给他画了肖像,引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结果,这个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等学生平静下来之后,肯定了这个学生有绘画才能,并鼓励他把这种特長发展下去,结果,这个令人难堪的场面,变成了极其教育意义的课。学生的自信心被树起来了,假如,他当时狠狠地斥责这个作画的学生后果会怎样呢?显然,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所谓“因势利导”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被打乱了怎么办

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原先确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无法实施或被中途打乱。此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千万不能硬着头皮去上课,更不能不知所措。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机智,根据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合适的方法。

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把握知识结合点,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

2.设疑问、解疑激发学生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各“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3.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 学生兴趣。诚然,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 时,能讲究 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4.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漫画,她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学生兴趣。这里的态势特别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表情、姿态等。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徎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巧妙的解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解决课堂中遇到的一些所谓的“怪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畅.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王琳.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现代交际,2014,(04):200+199.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