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用语“在吗”与语用失误
2017-07-14张倩
【摘要】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同时,一些常用的社交用语也随之而来。然而,一些用语如“在吗”不仅不符合语言 学规则,属于语用失误,也不利于顺利对话。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探析“在吗”体现的语用失误。希望能给网络用语研究及网络平台沟通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平台 “在吗” 语用失误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互动方式更为多样,网络平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便利,随着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一些常用的聊天用语也逐渐被人接受,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更多的语用失误,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语用失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得体而造成的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80年代“跨文化语用失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从跨文化交际、认知等角度探析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李桂芝和张国(2003)用顺应理论解释了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源,提出忽视对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四点原因。以上研究都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都是探讨在面对面对话中的失误,网络交际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在吗”一词作为寒暄语一直被广泛使用,但就语言学层面,它不包含任何有用信息,违反了Grice(1975)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此外,“在吗”把对话双方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双方的预设不一致;而且这个开场白侵犯了许多人消极面子的需求。本文选取常用语“在吗”为例,运用语言学中合作原则、预设共知性和面子理论分析其语用失误。
一、“在吗”违反“量的准则”
Grice(1975)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也就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配合完成交际任务。其中有一条“量的准则”,规定对话双方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既不多也不少。但“在吗”的提问没给对方任何有用信息,仅仅一句“在吗”并不能说明问什么需要知道对方是否在线,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不是有用信息,不回复就代表不在,而任何回复都代表“我在线”。因此“在吗”违反了“量的准则”。遵循合作原则的做法是先说明来意,然后询问对方在所说时间段是否有时间或是否能帮忙,这样双方给出的则均为有效信息。
二、“在吗”打破预设共知
语用预设是对说话双方知识状态的一种假设,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共知性,而网络聊天中“在吗”就把对方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问“在吗”的说话者本身有“我找你有某件事”的预设,信息的接收方也会有“对方需要知道我在不在线应该找我有事”的预设。表面上看对话双方的预设一致,但不同的是,问话者知道具体是什么事,而信息接受者却不知道,这样就打破了双方预设的平衡。而要保持平衡,問话者需要说明到底为什么需要知道另一方在不在线,直接告知具体事件。
三、“在吗”忽视消极面子需求
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个人形象”。Brown和Levinson(1987)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干涉或阻碍。一般情况下,一句“在吗”本身就已经给接收信息者带来了干扰,因为回复之后一般会有请求帮忙的话语,在对方不知道具体事情的情况下,干扰的强度更大。因此为了降低干扰强度,尊重对方的消极面子,提问者在“在吗”之后应直接说出具体事件,消除对方的未知,这样对话才能顺利进行。
四、结语
本文从语言学三个角度探讨了网络交流用语“在吗”的语用失误。单单一句“在吗”不仅违反了合作原则,打破了对话双方的平等地位,而且也侵犯了信息接收者消极面子的需求,加大了对对方的干扰性。因此在日常交际中,说话者应尽量减少“在吗”的单独使用,或者在“在吗”之后直接交代具体事件,减少对他人的冒犯,这样对话才能得以继续。
参考文献:
[1]Brown,P.&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C]// Cole,P.Morgen.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3]李桂芝,张国.从顺应理论监督探析语用失误的原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93.
[4]孙亚,戴凌.语用失误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3):19-21.
[5]张巨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2000(3):125-127.
作者简介:张倩(1991-),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