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及对策分析
2017-07-14邓瑜
邓瑜
【摘要】课堂沉默是影响当前技校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一大问题。为改善课堂沉默现象,本文简要阐述了课堂沉默现象的定义和类型,详细分析了消极沉默现象的成因,并结合技校教学实际,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教材选择、创造轻松和谐课堂气氛、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及提高教师教学艺术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技校英语 课堂沉默 成因分析 解决对策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其英语教学也应以此为指导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和提高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然而,在当前技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受教学设备、教材内容、学生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在互动时三缄其口沉默不语,使教学活动陷入僵局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沉默表明学生的输入或输出环节出现障碍,必然影响到学生英语的习得,不利于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改善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提高教学实效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沉默现象概述及成因分析
课堂沉默,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主要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积极沉默是由于学生认真倾听、整合他人观点而表现出的沉思、不作声状态。学生内化概念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认知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间歇(沉默)是非常必要的,它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消极沉默是由于学生对课堂教学漠不关心造成的。其表现为学生主观抗拒教师所授知识或被动接受知识,不参与课堂问答和讨论。此类沉默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分析
积极沉默是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的体现,教师无须打破这种沉默。但对于消极沉默,我们则应究其成因,探索解决之道。
第一,学生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目前绝大多数技工院校没有限制录取分数线,所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其中又以英语为尤,表现为英语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基础知识薄弱,造成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无法顺利完成知识的接收、分析、归纳和运用,从而引发沉默现象。同时,原有能力欠佳也让部分学生丧失学好英语的信心,主观上放弃了英语课程的学习,在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积极地参与互动。
2.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不清,兴趣不足。一些学生认为技校生的就业多为一线工人岗位,学不学英语、学不学好英语都无所谓,由此在课堂上采取漠视的沉默态度。此外,难度过大或是不符合技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的教学设备以及平时缺乏实际的英语交流机会等因素,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到教师组织设计的英语语言活动,致使在互动环节出现沉默现象。
3.学生自身的性格也会影响他们在课堂的表现。部分学生因为害羞、自尊心太强、自信心不足等原因,不愿或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老师的问题,因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第二,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等都会影响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例如,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脱离实际,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不当、问题过难或过易,不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给英语学习带来若干不良影响。有学者经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沉默是认同的,学生的潜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课堂上保持过多的沉默;二是中国文化很重“面子”,学生在不知确切答案或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持怀疑态度时,往往会以沉默来保全面子;三是中国文化重“集体”,凡事讲究随大流,当大多数学生都保持沉默时,少数原本活跃的学生也会渐渐沉寂下去,加剧课堂沉默现象。
三、改善沉默现象的对策
根据上述课堂沉默现象成因的分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技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第一,端正學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针对学生漠视或抵制英语学习的态度,教师应通过多方面举措引导学生明确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当前企业对技工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高超的技能,还需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二,选择适合技校生实际水平且适应其实际需求的教材。首先,教材必须难易适中。教材过于简单会让学生认为缺乏挑战性,难度过大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选择合适的教材将有助于改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良心理状况。其次,选择教材时还必须考虑到教材内容是否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其英语技能实际需求,要据此选择最适合的英语教材。只有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并让学生真正从中学到他们以后工作、生活能用上的东西,他们才会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创造轻松、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良好、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力创设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识,使学生减少焦虑,敢于发言不怕出错,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际活动。
第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教师应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或“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可能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综合融入课堂活动中,使得课堂活动难易适中、内容新颖,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发挥教学艺术,引领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互动。教师的提问技巧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与决定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因思考、推理而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教师就应该反思:是否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是否教师的指令表述不清晰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技校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提问时应适当降低语言的复杂程度,简化教师的指令语,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中文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注意纠正错误的适时性,对不同性质的错误要区别对待。同时,要充分发挥积极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敢说,愿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课堂沉默具有双面性,积极沉默是促进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而消极沉默则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障碍。教师应敏锐观察并分析学生的沉默现象,趋利避害,探究沉默成因并科学应对,多方面着手打破课堂消极沉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互动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真正建立高效的课堂,达成打好学生语言基础和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晓乐.中美言辩观之差异对中美语言学习课程的影响[J].中国英语教学,2005,5.
[2]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师范大学,2005.
[3]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4.
[4]陈玉红.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析[J].外语教育, 2002.1.
[5]张艳.教师的课堂行为对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