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17-07-14王醒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王醒 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基于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王醒 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在事业单位高效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十分重要,事业单位应以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将内部核算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当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加强财务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升对会计制度的认识、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四方面,论述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新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前言:在新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各个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有利于会计工作处理规则的和谐统一,同时将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提升内部管理质量,将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提升单位整体的服务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从目前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愈加突出。如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制度不够重视、对财务管理基本体系不清晰等,还有很多工作人员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最终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由此可知,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十分严重[1]。

(二)传统会计制度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经济发展体制下,事业单位的首要工作任务便是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变,以适应单位未来的发展需求。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的使用上千篇一律,并未将创新精神体现出来,这种制度很难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发挥出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传统会计制度的适时改革。

(三)风险意识的缺乏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意识的缺乏可引起事业单位决策风险的增加。首先,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只将资金支付作为财务风险的主要引发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更加严重的风险。其次,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在决策制定上过于专权,仅仅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解决问题,为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风险。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一)加强财务工作队伍的建设

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的提升是保证新会计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事业单位应注重从多方面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引进,并对财务工作人员实施长期、系统的培训,将新制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学习,让工作人员们意识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做好对外交流工作,例如,某城市实施事业单位联合制度,以座谈会的形式将各事业单位中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工作交流,将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分享出来,并各抒己见,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实施财务人员考核制度,利用定期考核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来确保财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加强。

(二)提升对会计制度的认识

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因此,事业单位想要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需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认知程度。首先,相关领导需要对新制度的实施提高重视,带了解新制度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好处之后,将其中的内在含义解读出来。其次,事业单位还要加快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将管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学习提上日程,为新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条件。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完善,才能确保财务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体制

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很多时候财务管理涉及到的资金数量比较庞大,这也增加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可实现对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至起决定性作用。首先,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体制需要以收支平衡为原则,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还要对预算编制进行合理优化,实施零底预算法,以零为起点,来确定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另外,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将专项资金下达到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严格按照预算标准对资金使用进行控制,并对费用结余情况进行合理掌握,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的稳定提升[2]。

(四)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

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增加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在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不能缺少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的合理完善,并将预警机制融合在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提升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例如,事业单位可对国际通用的先进技术和手段进行效仿,将风险牢牢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再对财务风险监管、预警机制等进行逐一完善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并不能将风险彻底排除。因此,各个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准备好备用措施,防治突发的风险事件对事业单位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降低财务困境的发生率。

总结: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一定会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些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新制度的实施也会为其带来很多机遇。会计制度的改革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为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清楚认识新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提供良好基础。

[1]孙莹.浅析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216.

[2]刘洪茵.试论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商,2014,(16):104.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