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探究

2017-07-14卫秀云

消费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融资金融企业

卫秀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财务处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探究

卫秀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财务处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中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但长期以来始终面临的融资渠道狭窄不畅的困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凭借大数据、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工具,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途径,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融资困境,盘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僵局。

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模式

在“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时代,金融业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化,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是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具有平台金融、信息金融、普惠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它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以及被用户广泛熟悉接受的基础上,为适应用户新的需求自然而然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

目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借贷平台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众筹模式、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互联网金融门户模式,大数据征信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这些新型的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经营模式的垄断地位,其市场定位主要聚集在“小微”层面,具有“交易笔数海量,单笔金额小微”的特征,在小微金融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金融覆盖面的空白。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根据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包括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结合行业特点,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各行业的具体标准稍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不仅在企业划型中增加了“微型企业”一类,还将个体工商户也纳入标准范围。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97.3%,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0%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缴利税达50%,同时,完成发明专利的65%、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75%以上以及新产品开发的80%。中小企业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就业方式灵活,其单位投资的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弹性明显高于大型企业,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善民生、增加税收、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关系到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关系到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众所周知,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一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有关资金的筹集渠道、方式以及融资规模决策自然成为所有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出量小次多的显著特点,和国内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单次融资金额较小,融资频率偏高,同时融资期限较短。在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众多障碍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筹集渠道狭窄、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慢”和“融资贵”问题表现突出,这其中又以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为著。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其中内部融资有多种途径.包括盈余基金转化为资本、股东投入资本金、留存收益转变为投资金额。外部融资则包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而间接融资则以银行贷款为代表方式。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经营风险又比较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取信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通常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直接募集发展所需资金,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采取的是内源融资。受限于企业经营规模及企业股东自有资本的有限性,内源资本的补充能力有限。当企业面临重大发展机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或者企业由于经营困难而出现亏损,造成资金状况紧张时,内源融资根本不足以支持其持续发展,企业就只能求助于外部间接融资方式。长久以来,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始终遵循谨慎原则,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内部结构、管理水平等因素评定企业信用等级,这种信用等级体系的设计及运行重点在于控制银行自身风险因素,直接结果就是金融机构更偏好于将资金借给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有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金额与其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经营年限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资产总额越大、营业收入越高、经营年限越长的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越大,获得贷款的规模也越大。据有关统计,超过62.1%的小微企业根本无法获得任何形式的贷款,只能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和留存收益来弥补经营发展所需资金缺口;其余37.9%的可获得贷款企业中,有超过80%的企业在最近一年内的贷款经历不到两次,仅有3.7%的企业获得5次以上的贷款机会。部分企业通过以上两种途径仍然无法弥补其资金缺口之后,往往退而选择融资成本极高的民间借贷资本来解决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这种俗称“高利贷”的融资方式在浙江温州一带的中小企业中比较活跃,其高昂的资金成本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境。当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波动时,断贷、跑路的现象频出也就不足为奇。

三、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创新

(一)拓宽融资渠道,摆脱“融资难”困境

有学者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既有别于由商业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从而将其归属于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它不需要传统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在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牵线,从融资模式角度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质上更接近于直接融资模式,。它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技术工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贷款、在线理财、众筹等渠道获取企业的各种经营交易信息和数据,运用相关性趋势分析,深度挖掘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自身潜力,综合整理分析后形成企业的风险评价控制数据体系,进而有针对性推出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中小企业在面临内源资本不足又无法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的困境时,互联网金融的存在让企业有了更大的融资渠道选择空间,摆脱了对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一依赖。有效解决了经济转型中供给侧的失衡,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金,刺激增量资金。

(二)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贵”压力

传统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因中小企业“融资贵”而饱受诟病,这既有因金融机构出于风控管理考量而增加企业融资的担保成本所致,也有因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而无形中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因素影响。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围绕“搜索和比价”的服务核心,依托其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对积累沉淀的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加工,在互联网平台上自动归集、匹配资金供给和项目需求信息,在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直接建立借贷关系,有效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此外,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是在网络平台线上完成,节约了营业网点的开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平台运营成本的节约自然会为融资方成本的降低提供可能。

(三)加快融资速度,解决“融资慢”问题

互联网金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其效率远高于传统融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资源的配置方式,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贷款审批趋于简单化,操作流程趋于标准化,业务凭证趋于电子化,融资双方的业务处理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完成,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和限制,真正做到无起点、无差别、全天候服务,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融资效率。

四、结语

依托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创新能力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金融的原始认知,摆脱了传统金融模式的种种限制和约束,将金融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融资困境,盘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僵局,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适度的、经济的同时也是适时的资金支持。可以肯定的是,如同互联网金融本身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一样,未来必将会涌现出更丰富、更多样化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必将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盛宴中获益匪浅。

[1]张博阳.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J].商业会计,2016(01):42-44.

[2]林新梅.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J].江苏商论,2016(12):28-30.

[3]王亮.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7(18):64-66.

[4]高辉.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劣势探究[J].中国市场,2016,(07):138-139.

[5]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卫秀云(1972-),女,注册会计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读硕士生,供职于北京科技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企业财务。

猜你喜欢

融资金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