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17-07-14屠君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职业道德

屠君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屠君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类环艺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高职课堂教学在主阵地地位。如何将《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去,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深化和拓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品行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优秀职业人才,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课程思政 居住空间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

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专业课程德育”的核心理念,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深化和拓展,即把德育的核心思想有机分解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去,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在环境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价值传播,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 “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

在这里,以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谈一下“课程思政"在这门课中改革中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

在人才培养中,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到课程改革中。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课程教学团队多次讨论这门课,要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改革中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无论在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团队组建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上多途径推进改革,都要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和体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

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项目课程教学中

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中注重职业道德培养,结合室内设计装饰行业规范,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时,着重从以下两个角度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例如,对于学生今后要从事的室内设计而言,设计方案不敷衍草率、设计施工不弄虚作假等是重要的职业道德行为,这方面的培养可通过项目实践中的强制行为来养成。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行为从严要求,从潜移默化和行为养成方面来培养。

二是在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角色扮演法,以仿真职场环境,特别是职场中的角色互动与业绩考核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方式,组内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岗位角色。此外,还应该设置外部角色(企业或开发团队以外的角色),如客户、评审专家等。外部角色可由教师担任,但最好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担任。使各角色之间发生合理的冲突,让学生真实地体验职场人际交往时的道德决策,再适时地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在《居住空间设计》项目课程中加进角色冲突与职业道德培养的有关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空间设计项目的热情与投入程度,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与亲身体验空间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从而更有效地培养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发掘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教育资源进行爱国教育

在室内设计领域,挖掘课程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教育资源,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空间设计项目中运用也是我非常注重的。在本课程教学中,例如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信息元素,空间意境如何有效地把握。在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思考:空间设计中讲述传统装饰符号如何再运用?中国传统空间意境如何营造?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使学生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对继承、发扬、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同时又发掘课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进行爱国教育的贯穿。

四、注重文化创意下的室内设计科技艺术创新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把注重文化创意,尊重原创设计作为学生创作作品的思想引领。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注重参数化设计和交互设计,打破同质化,利用多媒体交互的形式对室内设计进行艺术创新。经常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提供个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这是成为室内空间设计发展前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设计科技创新能力。

五、绿色生态设计作为居住空间设计主旋律

课程教学中,始终把对于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设计观念灌输在每个课程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作为设计师,要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及新的工艺和方法,要有使命感,更要更新认识。从观念构成到设计、施工,直至最后拆除报废的全过程应符合绿色环保的原则,即最低限度地消耗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减少废气的排放,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与自然共生的目的。

结语:以上是本课程的一些经验总结。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体现和改革中,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等的实效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项目化教育中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职业特点,构建科学的、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确立科学教育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整合校内外道德教育因素,多学生实施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完善是长期的过程,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必将更加完善。

[1]杜建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86-87.

[2]胡勇.探讨室内设计师的成长轨迹[J].艺术与设计,2010(7).

[3]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6) :101-103.

[4]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17(31):86-88.

[5]洪岩,陈淑贤.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途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7,2(110):31-34.

屠君(1977-),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学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讲师职称,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职业道德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