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教材留白,提高品德实效

2017-07-13杨金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

杨金美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留白,使之成为引发和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关键词]激活教材;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品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8201

在日常品德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品德书爱不释手,除了教材中优美的图片吸人眼球、平常的语言贴近学生之外,特别能打动学生的还有教材中在图文并茂处留下的大量空白,这些空白又叫“留白”,可供学生或画或写。正如鲁洁教授所说:“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这些留白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道德践行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教材留白,使之成为引发和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善用前置性留白,增强学生的体验

在品德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在课堂很难处理到位,这就需要学生课前提前去准备、搜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酝酿感情。有了前置性的体验之后,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抒发内心真实的声音。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在处理“塑料制品知多少”这一板块时,我课前就布置各小组从学习用品、玩具、家庭用品、其余用品等方面确定一类来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并准备一两样实物或图片带到课堂。由于我将教材留白作了前置性处理,而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拓展,补充了“其余用品”,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有较多的了解,在课上就能根据自己的寻找畅所欲言了,这样学生的展示汇报也就显得更充分。前置性处理教材留白,既节省了课上的时间,又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了目标的达成。

二、善用探究性留白,拓展学生的思维

品德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其中的探究性留白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带到课堂上来,在交流中共同探讨生活、社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将教材中的画面转换为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并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性留白,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感受、调查、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同样,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时,对于 “为什么塑料能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探究性留白,我是這样处理的:先出示一个神秘的黑色塑料袋,让学生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的好奇心完全被调动起来。接着,我让每个小组组长领一小袋,告诉他们里面装着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导学生摸摸、看看、比比、想想:“塑料制品有哪些特点?”学生此时完全处于知识的探究之中,兴趣盎然,他们通过摸、看、比,现场探究出塑料具有轻便、有弹性、坚固等特性。在这种集体智慧交流与碰撞中,教学的主旨逐渐明晰落实,这是巧妙运用探究性留白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用知识性留白,丰富学生的积淀

品德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但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我们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画画、读读、比比、记记等手段辅助学生掌握。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课《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是属于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教材将地理知识纳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目的就是让地理知识为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服务。《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这一课的教材留白非常多,而且纯粹是知识性留白。为了将这些留白处理到位,我在教学时牢牢抓住“社会生活”这条主线,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导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圈圈、读读、议议等自主学习途径,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将五大地形的特征以及温度带的划分知识根植于心,这也为下一课学生学习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做了很好的铺垫。也许,这样的课堂不华丽,缺乏精彩,但对学生的知识积淀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品德教材的留白远不止上面所列举的几种,还有评价性留白、延伸性留白等,对丰富学生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教师,应重视教材留白,善用策略,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就会更精彩、更有效了。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要有“五性”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谈品德课堂交流展示环节话题的引导
在农村学校中努力寻找理想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