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13邓秋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8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想政治翻转课堂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旨在颠覆课本、师本、教本等传统教学模式,跳出程式化、单一化、功利化教学窠臼,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教育实效。鉴此,本文即对“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施行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思想政治 翻转课堂 理论课 实践 思考

作者简介:邓秋,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学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384

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古代的教育大家即提出了“因材施教”、“格物致知”以及“乐学”、“慎思”、“笃行”等教育理论。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为契合新的教育特点及形势,我们也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路径。

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意义探究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其也可以译为“颠倒课堂”,顾名思义“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简单的说“翻转课堂”即是一种重新分配课堂内外教学时间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凸显在课堂教授时间向课外转嫁,课内学生将获得充足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除此之外,“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形式的翻转

传统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机会增多,教师不在是知识输送的主体,而逐渐退居引导职能,这就形成了知识传授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及教师辅导完成,而知识内化则由学生实践操作完成。诚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则能够助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传统的消费式课堂向生产式、创造式课堂转变。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翻转

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不仅意味着知识的输送模式、内化模式的翻转,同时也必然带来师生角色的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增强,而教师则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指导者转变。 在“翻转课堂”上学生获得了成为主角的契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资源汲取知识学习技能,在学习进程上真正获得了主动权,譬如针对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观看教学视频,而逐渐突破瓶颈,这与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状态是截然相反的。一言以蔽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自主掌控学习时间、地点及学习量,从而真正发挥自身主体性,并取得最佳的知识内化效率。

(三)师生交流方式的翻转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角色得到转变,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主体性的增强,同时还将是翻转师生的对话模式。在师本位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那么在师生对话中学生很有可能会缺乏自信,甚至缺乏对话的勇气。在此情境下师生间的交流方式往往是单向化的,即形成“你问我答”的机械化交流形式。如此一来,师生间就会丧失如切如磋的交流探究契机,也就失去了互相了解,互相求教的机会。然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正视,这将有助于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和谐对话模式的建构,从而有效提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建构学生价值体系,健全其人格,提升其道德修养的重要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树德育人”教学目标的关键,对于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以及人文素质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反观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际情况,却不难发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佐证了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性。下文,我们就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問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立足教学实际来看,多数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仍然沿袭着程式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既没有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也没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设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景,从而教学效果不佳、课程吸引力不足等问题的产生。据对某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问题调查研究显示,大约44.5%的受访学生表示“学习思想政治课只为应付考试”,而39%的学生则表示“偶尔会听部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说仅有不到16%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抱有学习兴趣。此外,在接受访问的学生中约有75%的学生不会做课堂笔记,甚至有36%的学生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造成如此现状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以及师本位教学模式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二)师生交流不足

现目前,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情况,同时也存在教师“满堂灌”的照本宣科式教学现状。在此教学情景下,教师则将课堂转化成了“唱独角戏”的讲堂,授课时诸多教师甚至全然不顾学生的听课状态及听课情况,便自说自话般的大讲特讲,但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且兴趣爱好广泛,其学习特点及学习要求也不必从前。那么在此情境下,如果教师依然故我的沿袭旧方法“闭门造车”,而不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那么必然会新的教学形式所淘汰。

三、 “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我们就将结合上述观点与思考,进一步对“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

(一)加强预读预习指导工作,实现角色的转换

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是人类文明建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的人格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就应该积极革新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施行“翻转课堂”。然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即是转变教育思想,以此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最后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不教而教”教学目标。当然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师生角色的转换,这就需要教师落实好预习、预读指导工作,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从而节约基础理论讲解时间。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预读活动时,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注重圈划工作,即为学生拟定预习提纲并圈出重点与难点,以此让学生在预习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第二,合理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在预习提纲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问题,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还需鼓励其敢于质疑、积极提问,并以不倦的求索解决问题,以此提升预习实效。譬如在教学马克思主体基本原理课程时,我们就可以将价值观部分的内容作为“翻转课堂”的试点,并在课前向学生提供视频材料、课件、预习提纲等信息资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预习活动。而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再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即让学生通过讨论、汇报、交流等形式,提升知识内化效率。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预习探究效果进行点评与梳理,并针对学生所提出疑问进行解答,以此全面转换师生角色,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互动教学情景,促进师生充分交流

“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必须要建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之下。鉴此,思想政治教学实际中,为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则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翻转课堂”的经验,积极运用微课教学,即将教学重点浓缩在一个短小精悍的视频之中,让学生通过几分钟的视频巩固及学习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制作“五分钟理解马克思主义”、“十分钟学会辩证法”这样的知识点高度浓缩的教学微视频,促使理论教学实践集聚收敛,从而为师生互动探究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互动活动: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则是讨论疑难问题,即鼓励学生踊跃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教师解答;第二,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即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促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有效运用理论知识;第三,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问题,理论源于实际必然也须用于实际,那么在思想政治“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也应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譬如讲解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时,教师则可以将国史与校史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时代的变迁对国家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史料,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如讲解“五四运动”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向学生放映当代大学生开展反帝爱国斗争的影视图片资料,让学生讨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句名言的深刻内容,并积极与学生交互意见,交流思想,最终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入理解。

(三)组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躬亲践行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政治教学实际中,实施“翻转课堂”也应立足实践教学要求,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际中,要想有效渗透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就不能仅仅采取“说教式”、“灌输式”的口头教育,还应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理论的内涵,并积极传承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社会实践法,即以学校与社区环境资源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譬如在讲解“价值观”理论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实践活动。第二,定点基地实践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进入到实践基地去参观学习、实践调查,以此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第三,模拟情境演练法,即将教学内容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并创设出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情境,从而到达间接实践的教学目的。譬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创设出证券交易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練过程中感受证券业务的操作规程及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正如上文所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然而有效的教学当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向课外进行有效延展,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效衔接,并深化学生知识内化效率的。鉴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外研究及课后实践训练。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运用网络技术则可以有效开展课外延展活动,即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向学生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并通过在线数据传递技术向学生传送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也可以利用在线视频、语音等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如此就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壁垒,实现了课内外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盼盼、张传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理论.2013(20).

[2]徐华伟.试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S1).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想政治翻转课堂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