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
2017-07-13吴雪颜
吴雪颜
【摘 要】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学生把握和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对课程情境的理解,设置一定的理解悬念,对课文写作环境写作意图的质疑,给予学生对学习的较真性争论,理性的调动学生对多方面的把握,令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自发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關键词】创设情境;引起共鸣;思维火花;强化思考
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学的艺术在于替学生创造出一个最适合于自己寻求知识的境界来。因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调动高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认为:
一、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触及学生产生对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情”字上下功夫,注重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震动人心的情剧力量,着力渲染一种浓重的情剧气氛,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由于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比甚远,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很有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符合课文情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亲”,引起共鸣,入境悟情。
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我就从这方面做了努力。导入新课时,我先通过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我想有个家》在课堂上营造“悲情”的气氛,然后用“悲情”的导语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小宝贝,都能得到父母的宠爱,生活是多么温暖和幸福啊!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莫斯科这个城市里,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却只能在鞋匠那里做学徒,这究竟是为什么?他的遭遇又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凡卡》。这样,就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凡卡的同情感,从而调动了他们深究课文的积极性。讲读第三段时,我也作了两个“情境”设计:一是启发学生根据凡卡写给爷爷的信想象凡卡的生活情境;二是让学生抓住“挨打”、“挨饿”、“挨冻”、“设法睡”等词语,结合观看课文插图,描述凡卡的生活情境。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场面,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和旧俄沙皇统治时代的黑暗。
创设一个好的场景,就像在学生面前播放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样,剧情的引人入胜,往往让学生更易于进入课文,方便理解课文要义,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认知力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巧设悬念法
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尽量想办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便让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热情投入到认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课文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一上课我便提出这样的理念:《草船借箭》的“借”是“骗”还是“借”?需要还吗?这样设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积极投入到课文钻研中去。
悬念的创设对于吸引学生的解惑欲,求知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令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去理解课文的创作环境及最终创作作用,先为学习作准备,然后为记忆打基础,再者为写作的“现学现用”提供一定的引导,让学生把“学”升华为“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写作技巧。
三、质疑解难法
所谓质疑,就是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质疑,既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又是教学中反馈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教学“一动不动”这个词时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问:“邱少云为何一动不动?”有的学生问:“怎样才能做到一动不动?假如动了,后果会怎样?”我再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相互讨论解答,关键的地方我点拨一下。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者授业解惑,“惑”在方能解之,而主动提“惑”置“疑”,必然对学生求知欲大为提振,别人说欲望是人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柱,而激发和释放欲望需要的是在争论中建立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设立自己的立场,再由这个立场争论对自己立场的理据的支撑,兜兜转转中,学生的欲望激发了,而这个欲望追求的并不是物质,也不是虚弥的精神,而是激发这种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这博大精深的千年精髓的积极求知欲望,学生一经进入这循环的求知模式,必然学而孜孜,用之不倦。
四、集体争论法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争论。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发“矛盾”,强化学生思考,先树“对立”,再融合汇通,达到理解而后学习,学习然后用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之愈学愈活。
例如教学《跳水》一文,我首先引导学生自提疑问,自行争论,然后加以点拨引导:船长 为什么要开枪?不开枪不行吗?为什么孩子在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想出“跳水”的办法呢?如果那孩子在船长命令发出后还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他该怎么办?这样一来,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会越争越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调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多的教学对于因材施教尤为需要,而这个因材施教在这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个体差异而言,每个学生对同一个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结果亦会不同,因此不宜抹杀每一个思想,而是需要通过鼓励学生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从而积极引发争论,让学生在深入的争论中,便于更好的全方位学习课文内容,也更易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记忆和利用所学的知识。
以上调动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几种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又体现了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既学于娱,亦学于践,学寸书于理,举足于跬步,行笔乃千里。总之,只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自然就得到更大的提高,学的兴趣提升了,自然也就激发更多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四兰.《浅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
[2]陈文强.《试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J].成长之路,2013.1
[3] 吴立明.《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