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散文阅读的个性化教学

2017-07-13颜泰斌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个性化初中

颜泰斌

【摘 要】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個性化教学的提出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改革。散文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散漫性等特征,文中围绕这几个特征来论述初中散文阅读的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散文阅读;个性化

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各类考试中也经常被作为重要知识点进行考查。因此,学校和教师们对待散文教学所重视的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把散文阅读教学“大众化”了。散文其实是“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但它却是用了雕心刻骨的苦心的文章。”它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固定形式,题材不限、篇幅不限、内容不限,好像是作者随意表达自己的独白,但它是经过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精心雕刻的感悟。因此,这种“大众化”的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散文所独有的个性。在这种现状下,散文阅读的个性化教学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谓的个性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教授一篇散文时以作者的角度去讲解,学生学习散文时以个性化的方式去解读。个性化教学始终在提示教师感受文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所要感受的对象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一、在主体性特征中把握散文阅读个性化教学

散文是一种主体性特征很强的文体,它包含了作者对他本人所经历的事情、对社会、对艺术的感悟的提炼,注入了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和人格,作者借助散文来绘出自己的画卷,它其实是作者在意识层面上的一种真诚情感倾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站在作者即创作主体的角度,发现其个性,从作者的创作思维去深入探究散文所表達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由于解读散文的学生是各不相同的独立个体,所以在面对同一篇散文的时候,他们体现出主体性,体会到的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关于作者的情感层次;在面对不同的散文篇章时,由于不同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写作艺术手法不同,学生们体现出有个性的审美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把握创作主体所抒发情感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包括两个层次:作者自我表现的真实和作品客观形象的真实。虽然散文表现的是真实性的情感,但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一定的艺术手法和意象,因此要求老师和学生们能够透过散文的表面现象去看本质。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道:“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短短的一句话表现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家乡人民的愚钝无知中透露出了些许无奈和同情。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创作主体这种个性的思维,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独白。

二、在开放性特征中把握散文阅读个性化教学

散文的内容大致可以认为是作家在经历生活之后所获得的真切感悟,这是散文艺术的一种表现。这种艺术的表现是具有开放性的,它体现在对内容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表达、对创作手法不同方式的运用上。因此同样一类事情,通过不同作家的笔下体悟到不同的感悟。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中把撒哈拉沙漠的狂野之美和柔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实际上,沙漠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之所以我们能够体悟到三毛的快乐和满足,是因为和三毛在一起生活的人使她感受到快乐,三毛所结交到的朋友使她对沙漠的生活感到满意。通过三毛对撒哈拉这极具个性的描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从生活中的点滴取得一些灵感,并把它变为具备自己感性因素的材料,使得散文朝气蓬勃;要顺应情感自然地真情流露,使读者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果把这本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教师运用图片演示法来向同学们展示沙漠的话,是不能够完全体会到三毛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因为教师忽视了创作主体,使得教师在分析散文时浮于表面,更加肤浅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动态的眼光去解读散文,把创作主体和其所处环境融合在一起,谨慎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文字真正地去感悟文章当中的个性和文中人、事、景物的魅力。

三、在散漫性特征中把握散文阅读个性化教学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经说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他认为散文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才能存在的,写一些自己愿意写的话,写到自己没有话可以说为止。泰戈尔也曾提过,诗歌如果是一条小河流的话,两岸就是格律,只有拥有格律,诗歌这条小河流才能够留下去;但是散文可以是滔滔江水,也可以是被淹没的两岸。这就道出了散文是具有散漫性特性的。散文不只其主体和审美具有个性化,就连散文的文章构造和表现手法也是具有个性化的——散文是一种散漫的文体。首先散文的文字是具有弹性的,它能够包容世间万物,拥有博大的情怀;其实散文文体的密度是精当的,这种精当表现在文字的运用和意象的繁复上;最后散文的节奏是形散神不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自己内心情感变化来控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散文这种散漫性的掌握,老师多带领学生们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世间万物,掌握字词语句中的语调变化,使得每一篇文章都能够回归自己本来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周红莉.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2]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曹明海,魏艳.散文文体特征与教学审识[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6(4)

[4]贾龙弟.散文教学要警惕“大众化”倾向—以土地的誓言为例[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6(4)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个性化初中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