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非遗生命力,复兴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2017-07-1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13000
陈 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提升非遗生命力,复兴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
陈 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经历过辉煌发展的非遗,目前面临严峻的式微困境。本文分析了当前非遗传承保护的发展现状,重点讨论非遗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复兴非遗可从创意、市场、人才三方面着手,积极挖掘非遗再生的可能。
非遗;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
区域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区域文化特点不同,特征丰富,有机整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非遗是区域传统文化的典型,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非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方百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凝聚乡土意识,建构融洽社会起着巨大作用。
一、 当前非遗传承保护的发展现状
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迄今已取得诸多成果,传统手工艺在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大量资金投入下,获得技术、人才方面的保护,并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但总体而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依旧处于困境,部分错误做法对非遗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具体如下:
1.定位不明确
很多人认为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是设立一些研究所、非遗艺术馆、民俗博物馆等机构,展示非遗手工品,简要地介绍非遗技艺的历史、制作步骤等。这种简单的保护思维,并没有准确定位非遗未来的发展路径,依旧是死态的、静态的、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技艺。要想非遗再生,重焕生命力,必须要让非遗技艺自身具备“造血”功能,而并非政府等公立机构的一味“输血”。对非遗传承和保护办法的定位不明确,将大大影响非遗技艺在新时代下的转型发展。
2.发展同质化
当前,全国各地都深入了解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各地单位也积极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旅游等商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不同形式让游客更多地了解非遗,最终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但纵观国内各大旅游景点,相当多的地区出现了同质化、程式化、山寨化地非遗表演活动现象,例如极其类似的老街,售卖相同的手工银、景泰蓝、丝绸等非遗工艺品,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风情表演变成了走过场、走形式的定期演出,演员随时随地换上民族服饰,原汁原味地当地民俗活动不再可见。这类所谓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活动降低了真正非遗技艺的品质,大大侵蚀了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破坏。
3.过度开发,迎合群众
在利益驱使下,为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商家打着非遗保护的名号,不惜破坏非遗最本真的文化内涵,过度开发,迎合群众,改变非遗产品的原材料、制作办法、制作技艺等,导致投入市场的非遗产品显得空洞乏味,雷同无趣,面目全非,与非遗本身蕴含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适得其反。
二、 非遗产业化的发展路径
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讨论中,“产业化”是传承与保护的优良手段之一。非遗产业化,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保护方式,通过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主体的多种投资方式,以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内涵为目的,运用产业化管理方式,将“非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使多样化的“非遗”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行。
1.以创意为核心,提升非遗产品的时代性
当前,创意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创意能促进资源的交叉整合,拓展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激烈,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越来越重要,在非遗产品的生产制作中,内容创意的必要性逐渐凸显,要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非遗”深刻文化内涵,通过匠心与创意兼备的特色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愉悦需求。
例如,北京地域性特征显著的砖雕技艺,工艺成熟,气势宏伟,由于现代建筑已经很少需要砖雕,因此可以将雕刻精巧的砖雕花样做成灯罩、立体画、墙纸纹样、窗格等;北京宫毯纹样富贵大气,可以适当地将此纹样融入服饰、披肩、窗帘等纺织品中,变成令人眼前一亮的特色点缀•••这种集创造与融合为一体的内容创新,是对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兼容并包,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又超越传统文化,赋予非遗产品时代性、时尚性和功能性,吸引现代消费者的目光。
2.以市场为基础,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
无论哪个行业,市场需求一直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产品的丰富和新颖是引领市场需求的关键点,产品质量决定市场需求的数量和消费者的忠诚度。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必须对接市场,才能恢复持久的生命力,非遗保护机构要对非遗项目合理分类,亟需保护的给予保护,具备市场开发性的,要在依据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区域传统文化与市场新的结合点,提升非遗产品的科技含量、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
杭州是江南城市的代表,丝绸是江南地域文化的典型。杭州许多企业瞄准了丝绸这一非遗技艺,以对接市场的经营思维重点成立礼品部,聘请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对前来旅游的人群的购买需求进行全面咨询分析,一手掌握市场最新需求,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户,量身设计、研发出各种类型的丝绸创意产品,包括牌匾、明信片、杯垫、台历、书籍、请柬、床品等几十种丝绸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有的还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合作,设计艺术气息浓厚的丝绸画产品,开发和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3.以人才为支撑,促进非遗传统有序传承
非遗技艺的发展前提是拥有大量熟练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因此要想复兴区域传统文化,实现非遗产业化,必须做好非遗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要保护好非遗文化传承人。政府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常规扶持,同时联合高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和保护基金,例如清华大学已开设“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等,开展非遗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的老师可以带领研究生们进行相应地非遗项目开发研究,在学校内弘扬并传承民族文化,旨在通过建立非遗文化项目传承基地,传授学生们非遗技艺。二是要多渠道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非遗要想产业化,离不开设计、媒体、艺术、经营、市场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合作,因此在文化产业人才方面的培养,可以建立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适当引入国内外知名文化培训机构,加强与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等,打造文化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培养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复合型通才。
三、总结
非遗不是老古董,绝不会只留在博物馆或民众的记忆中,它应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非遗要实现产业转型,必须走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立足于区域本土,整个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准定位,发挥优势,经过创意策划、内容整合提炼、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将区域文化特点进行集中整合,将优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进行强化,形成特色优势。如此,非遗不仅活下去,还能火起来,传统的非遗不再被遗忘,让区域传统文化产业获得复兴。
[1]孔令宏.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03).
[2]王潇.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4).
陈莉,女,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学硕士,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