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

2017-07-12张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张帅

(郑州市骨科医院 手术室 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

张帅

(郑州市骨科医院 手术室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72例老年ONFH患者,按建档顺序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对比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63.89%(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ONFH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加快其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护理路径;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指股骨头缺血或受损,引起骨细胞死亡,随后机体修复,致使股骨头结构改变、关节功能障碍。据统计,每年美国ONFH增加人数超过1万人,而中国ONFH发病率高达1‰[1]。临床常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ONFH,可有效消除疼痛,恢复患者行走功能,但术后易出现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因此,治疗时应给予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加快身体功能恢复。本研究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ONFH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72例老年ONFH患者,按建档顺序分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2~79岁,平均(69.45±3.26)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7±3.1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功能锻炼、药物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

1.2.1 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 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考虑患者病情、科室情况、患者经济情况等因素,结合护理学理论与日常工作经验,讨论后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

1.2.2 术前 介绍临床护理路径须知,收集患者资料,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做好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2.3 术后 患肢外展呈中立位摆放,防止关节脱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体征变化。术后4 d内,指导患者做踝关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4~7 d,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帮助患者下床站立,患肢由不受力向完全受力过渡,直至能借助器械行走。

1.2.4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遵循“三不原则”,即不过度屈曲、不内收、不内旋,告知患者做好锻炼,及时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2/36)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假体脱位5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10/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

2.2 Harris评分 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63.89%(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指通过手术手段切除病灶,用人工关节置换受损关节,从而消除病痛,恢复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3]。髋关节置换术常于治疗ONFH、骨性关节炎等骨科疾病,但术后易出现假体脱落、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进程[4]。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出现问题时,护理人员给予指导协助,工作缺乏系统性及主动性,护理质量较差,可能影响患者康复进程。而临床护理路径是按照手术、诊断及疾病需要以时间为横轴,以接诊、建档、诊断、用药、治疗、教育指导、康复训练等内容为竖轴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人员基于临床护理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流程化护理,可有效控制病程进展,提高护理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依据护理路径表主动安排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助于患者了解护理内容,理解护理工作,减少护理失误发生,正确进行康复训练,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ONFH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 朱建炜,刘璠,董启榕,等.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4,54(1):11-13.

[2] 殷勇,弋石泉,薛志强,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6例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4):1334-1336.

[3] 高悠水,孙玉强,张长青,等.股骨头骨折的诊治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6):361-369.

[4] 贾金领,侯文根,张君,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7):1624-1627.

[5] 杨琳,李琦,王馨曼,等.基于GRADE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病人手术前后功能锻炼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22):2728-2735.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33

2016-09-10)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