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的掌握和配合度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2017-07-12秦艳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家属康复

秦艳霞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的掌握和配合度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秦艳霞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的掌握和配合度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入住的脑卒中患者92例,将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是促使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脑卒中;家属;配合度;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致残率较高。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肢体功能会受到较大障碍,从而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脑卒中患者实行康复介入的时间越早,其功能恢复速度也就越快,整体疗效亦越好[2]。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家属的配合[3]。本文旨在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康复知识的掌握和配合度对康复疗效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入住的脑卒中患者92例,将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家属中男21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89±2.1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4例,中专或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9例;对照组家属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0.83±2.3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5例,中专或高中21例,初中及以下10例。两组患者家属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功能恢复、关节功能恢复训练等。观察组除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外,还对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患者家属对康复知识的掌握度和配合度,具体内容如下: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家属的康复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其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康复知识培训计划。②培训形式为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和个例辅导。在治疗期间,至少每隔1个月进行1次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专题讲座。为家属讲解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基础知识,使家属对疾病具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再对患者的营养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进行介绍。每2~3周由主治医师或主管护师为患者及家属传授康复训练(如体位变换、关节活动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的详细知识,可互相交流经验。若患者病情恢复不顺利或有突发情况发生,可以给予其一对一单独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由专业医生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②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由专职护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完全依从:患者家属能遵守按时参加培训,积极学习,患者也能遵守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部分依从:患者家属基本上能按时参加培训,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患者基本上也能遵守医嘱进行康复指导;不依从:患者家属拒绝参与康复培训。总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例数×100%。

2 结果

2.1 Fugl-Meyer评分 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635.24±18.2668.73±21.39对照组4634.94±18.8344.36±15.79

2.2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n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462.21±1.251.56±0.481.78±1.141.39±0.717.04±0.90对照组461.35±0.280.88±0.691.03±0.960.76±0.374.02±0.56

2.2 依从度 观察组依从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度比较(n,%)

3 讨论

由于脑卒中在发病时会对大脑的神经元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可能仅靠单纯的药物治疗就能获得,需要配合康复训练进行辅助治疗[4]。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为患者输入正常的运动功能模式,并以此来影响输出,刺激正常功能的形成,使得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5]。在我国并未在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面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系统,导致患者的康复进程延缓,不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不利,更无法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6]。在本次研究中,不但给予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康复训练,同时还给予家属康复培训,让家属参与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从而使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能得到家人精心的照顾和陪伴,使病情得到良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是促使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闫秀芹,张雯.个性化干预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41(15):1841-1842.

[2] 蔡俊燕,沈光宇.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1):1531-1534.

[3] 胡承伟,尹相风,支艳红,等.家庭医生康复团队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11):859-861.

[4] 王永霞,张静.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12(3):141-142.

[5] 成杰,朱亚芹,李艳莹,等.有无亲属陪伴的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9(4):651-654.

[6] 朱亚芹,成杰,隋丽丽,等.改良的亲情护理与传统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疗效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5,28(31):4452-4454.

R 473.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27

2016-07-14)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家属康复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