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7-07-12陈淑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后位待产卧位

陈淑梅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妇产科 河南 郑州 450007)

·经验交流·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陈淑梅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妇产科 河南 郑州 450007)

目的 探究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应用床上卧位待产,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予以自由体位待产。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产程异常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程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明显提高顺产率,显著降低产程异常率,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结局

胎头位置异常类型主要包括枕横位及枕后位,其在产科临床中较为常见,易引发难产,剖宫产率较高,若未得到合理处理,可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指出,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待产期间应用何种体位及体位管理方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自由体位广泛应用于产妇第一产程中。自由体位是指产妇待产期间不再局限于传统仰卧及静卧待产,可多进行活动。为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学干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通过设置对照组,对比分析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26.42±1.65)岁;孕周37~41周,平均(38.56±0.27)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9例;枕横位16例,枕后位18例。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组,年龄22~40岁,平均(27.15±1.2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64±0.31)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0例;枕横位17例,枕后位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伦理协会审核同意。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应用床上卧位待产,左侧卧位及平卧位可交替采取。严密监测产妇宫缩状况及胎心、胎头情况,并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时对产床坡度进行调整,当产妇子宫口达到全开状态时,立即将其送至产床。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予以自由体位待产,产妇可根据自身舒适感自行选择体位。积极与产妇沟通,为其讲解自由体位待产过程、方式,安慰产妇,并鼓励、指导产妇多活动,如侧卧位、侧俯卧位、弓箭步、手膝位、坐分娩球,走路,摇摆等活动,直至子宫口达到全开状态,助产人员需全程陪伴产妇,严密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及产程异常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表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组间分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产程时间 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

2.2 妊娠结局 研究组产妇顺产16例,顺产率为47.06%(16/34);对照组产妇顺产8例,顺产率为23.53%(8/34)。研究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1,P<0.05)。

2.3 产程异常率 研究组产妇产程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2,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异常率比较(n,%)

3 讨论

传统卧位待产在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中并不适用,因待产时间长,卧位会进一步压迫子宫,导致低血压,从而使产妇产生眩晕不适[3]。而第一产程中选择自由体位,产妇可参考个人喜好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待产体位,并于符合生理条件的基础上,使产妇感到舒适感及被尊重,可有效分散产妇注意力,保持其情绪稳定[4]。此外,自由体位待产过程中,产科医护人员会积极协助产妇,并严密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并指导产妇正确调整体位。

产妇由进入产程至分娩共3个产程,产程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产妇不适,对其心理及体力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分娩难度较大,因此,在第一产程中应确保产妇舒适度,保障产妇心情平稳、体力充沛,为后续分娩做准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显著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本研究组产妇在第一产程待产过程中,由产科医师为其介绍自由体位方式及优势,消除其疑虑,并鼓励、指导产妇通过半卧位、趴、跪、蹲、散步及站立等方式待产,第一产程多进行活动可有效扩大骨盆出口,与重力作用结合有效促进胎先露下降。研究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程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曹琦[5]研究结果中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其顺产率为45.0%远高于传统床上卧位22.5%,且产程异常率52.5%低于传统床上卧位75.0%,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提示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提高顺产率,显著降低其产程异常率。传统卧位待产限制骨盆活动,易导致盆腔血管受到压迫、骨盆出口狭窄、严重者可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对胎儿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自由体位聚集多种体位优势,避免同一体位应用时间过长产生疲劳感及其他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除待产期间烦躁心理,提高产妇舒适度,确保产妇有足够体力及精力面对分娩,促进胎儿顺利娩出。

综上所述,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第一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明显提高顺产率,显著降低产程异常率,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曹爱武.改变产妇体位在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274-275.

[2] 黄雪霞,郑迅风,黄晓玲,等.第一产程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573-3574.

[3] 毛雁冰,陈小霞,陈丽颜,等.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4):293-295.

[4] 吴丹,姚洪丽.26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88.

[5] 曹琦.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8-9.

R 7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27

2016-07-11)

猜你喜欢

后位待产卧位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后位子宫会影响怀孕吗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LK程式按摩联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