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主养条件下“太湖1号”青虾与日本沼虾生长性能的比较

2017-07-12邹宏海陈焕根王苗苗梅肖乐王习达

水产养殖 2017年6期
关键词:沼虾青虾太湖

邹宏海,陈焕根,王苗苗,梅肖乐,王习达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池塘主养条件下“太湖1号”青虾与日本沼虾生长性能的比较

邹宏海,陈焕根,王苗苗,梅肖乐,王习达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沼虾属,俗名青虾,是我国主要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在发展青虾养殖业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对青虾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出现了养殖青虾个体小型化、性早熟、生长减慢、抗逆性减弱等种质退化现象[1],因而新品种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太湖1号”青虾新品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于2009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是我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虾类新品种(GS02-002-2008)[2-3]。具有生长速度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等优势。该品种在江苏省已有一定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全面研究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养殖优势,对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虾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代为当年原种繁殖所得的子代(简称F1),F2虾为当年F1代亲本繁育所得(简称F2),F3代为F2代亲本繁殖所得(简称F3),日本沼虾太湖群体、长江群体、里下河群体、滁河群体为各地当年自繁虾苗(简称太湖虾、里下河虾和滁河虾)。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见表1。养殖池塘池底平坦,池深1.2~5.0 m,周边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分离,每口池塘安装叶轮式增氧机或微孔增氧机械。

表1 试验地点

1.3 虾苗放养

1.4 养殖管理

养殖期间,使用蛋白含量32%~36%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虾体质量的5%~10%,分上下午2次投喂,8:00投日投总量的40%;17:00—19:00占日投饵量的60%。视天气变化及青虾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色及虾体活动情况开启增氧机,保持池塘溶氧充足。坚持每天巡塘,观察虾体摄食、水质变化、病害发生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表2 试验点虾苗放养情况

1.5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定期进行生长指标的测量,从放苗开始,定期打样,每次采样数量在200尾以上,分雌雄计数称重得总体质量,随机挑选雌雄虾各25尾测量体长和体质量。

由于试验点养殖情况不完全一致影响,将试验所测数据转化为各阶段的瞬时增长率数据,得到相对体质量、体长变化,并运用Excel表作图分析。其中计算公式为:

体质量瞬时生长率=(ln末体质量-ln初体质量)/天数×100%;

不同结晶时间下淀粉球晶热力学性质如表 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淀粉球晶的起糊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焓值(△H)显著高于原淀粉,与Cai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淀粉球晶的起糊温度随结晶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晶24 h后淀粉球晶的起糊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焓值分别达到75.09 ℃、90.96 ℃、107.03 ℃和17.44 ℃。表明形成的淀粉球晶相对于蜡质玉米淀粉结构较为紧密,在较高温度下才能破坏晶体结构;吸热焓值和淀粉结晶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25],焓值越高,结晶度也相应增加,这和XRD测得结果相吻合,也和Liu等[26]报道的结果一致。

体长瞬时生长率=(ln末体长-ln初体长)/天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运用Excel表对各阶段相对体质量、体长数据作图,结果如图1—图12所示。

2.1 F2与太湖虾、滁河虾生长性能比较

试验分别在常熟市虞山镇长瑞村和南京江宁县周岗乡养殖基地进行。从图1与图3显示的结果表明:当水温20~25℃时虾的体质量与体长的生长速度均很高,其中,体质量瞬时增重率达5%/d以上,体长瞬时增长率达2.5%/d左右;当水温高于20℃尤其高于25℃时,F2的生长速度快于日本沼虾;当水温在15℃以下时,F2生长速度开始缓慢,而太湖虾、滁河虾有快于F2的趋势。到9月6日时,F2的平均体质量达2.47 g,而日本沼虾的平均体质量在1.7 g。与日本沼虾相比,F2在水温25℃以上时显示出快速生长优势(详见图1—图4)。

2.2 F1、F2与太湖虾、里下河虾生长性能比较

图1 杂交青虾“太湖1号与”日本沼虾群体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2 杂交青虾“太湖1号”与日本沼虾群体体长瞬时增长率

图3 杂交青虾“太湖1号”与日本沼虾滁河群体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4 杂交青虾“太湖1号”与日本沼虾滁河群体体长瞬时增长率

试验分别在兴化县西郊镇西坝村、苏州相城区阳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

图5—8显示的比较结果表明:当水温在20~25℃时,青虾快速生长;当水温在20℃尤其是25℃时,F1、F2的生长速度快于太湖虾和里下河虾,尤其是体长增加速度更明显,这种差异在水温25℃以上的高温季节更显著,而F1与F2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当水温在15~20℃时,F1、F2与太湖虾、里下河虾的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当水温低于15℃时,F1的生长速度反而低于太湖虾、里下河虾,而F2与太湖虾、里下河虾相似。

水温在20~25℃以上时,两个试验点的青虾生长速度不同,其中太湖虾的体质量瞬时增长率达12.0%/d,而兴化7.2%/d,分析原因除了温度以外,还与放养的规格有密切关系,苏州放养规格在10 000尾/kg,兴化6 500尾/kg,说明小规格虾苗在高温季节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大规格虾苗,这与青虾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特性有关,幼虾阶段生长速度快于大规格阶段的虾种。

同时比较表3和表4发现,太湖虾的产量明显低于里下河虾,这与放养时的规格有关,小规格虾在池塘中蜕壳次数多,被残食的风险大,因而成活率较低,最终影响产量(详见表3、表4)。

2.3 F1、F3与太湖虾不同生长阶段比较

试验在苏州市昆山周市镇斜塘村进行。

图9、图10显示:水温在25℃以上时,F1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太湖虾,20℃以下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随着水温的逐渐下降,太湖虾的生长速度反而大于F1。

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季节,F3的生长速度与太湖虾没有差异,其体长生长速度甚至还慢于太湖虾,直接导致了年底产量、规格的下降,饲料系数的上升(详见表5)。

试验比较的3个群体的生长性能从优到劣的顺序为F1>太湖虾>F3。

2.4 F1、F2、F3与滁河虾不同生长阶段比较

图5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与日本沼虾里下河群体的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6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与日本沼虾里下河群体的体长瞬时增长率

图7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与日本沼虾太湖群体的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8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与日本沼虾太湖群体的体长瞬时增长率

表3 F1、F2与里下河虾生长性能的比较(兴化)

表4 F1、F2与太湖虾生长性能的比较(苏州)

表5 F1、F3与太湖虾生产性能比较

试验在南京江宁县周岗乡养殖基地进行,其生长性能比较结果详见图11、图12。

图11、图12显示:水温在25℃以上时,F1、F2显示了生长速度比较快的生长优势,当水温在15~20℃之间,这一优势便消失,滁河虾生长速度反而高于F1、F2。分析其中原因,主要与长江流域日本沼虾长期适应这一地区的自然水温变化相关,而F1、F2是用长期处于20℃以上水温环境的海南沼虾与太湖流域的日本沼虾的杂交后代,因而可能具备了适应南方较高水温水体生长的遗传因子。

无论在高温季节还是低温季节,F3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F1、F2,甚至低于滁河虾其年终的产量、大规格虾的比例、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参数,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为:F1>F2>滁河虾>F3。

3 讨论

3.1 “太湖1号”青虾的生长性能

综上所述,“太湖1号”青虾生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在水温25℃以上时,“太湖1号”青虾与日本沼虾的生长速度最快,其中,F1、F2明显快于日本沼虾,而F3的生长速度则与日本沼虾无差异。无论从养殖规格、生长速度还是饲料系数上,杂交青虾“太湖1号”均显示了其杂交优势[4]。②F1、F2与日本沼虾在苏州与兴化的养殖试验表明,青虾的幼虾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大规格虾,而小规格虾养成的成活率低于大规格虾,因此就放养密度而言,小规格虾的放养密度应大于大规格虾。③综合各试验点青虾的瞬

时增长率、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评判,初步得到杂交青虾不同世代的生长性能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F1>F2>太湖虾≥滁河虾≥F3。说明F1表现出良好的生长优势,F2稍有降低,但降幅不大,F3在平均日增重上已经不及滁河虾和太湖虾,出现了一定的退化现象,不宜进行F3的制种养殖。因此,积极推广F1和F2代虾苗,让其充分发挥“太湖1号”青虾生长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增产增效目的。

表6 F1、F2、F3与滁河虾生产性能比较

图9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3与日本沼虾太湖群体的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10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3与日本沼虾太湖群体的体长瞬时增长率

图11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F3与日本沼虾滁河群体的体质量瞬时增长率

图12 杂交青虾“太湖1号”F1、F2、F3与日本沼虾滁河群体的体长瞬时增长率

3.2 根据生长特性,适时捕大留小,提高青虾产量

通过对开展“太湖1号”青虾不同世代和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比较试验得出,“太湖1号”青虾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尤其突出表现在生长前期,区别于传统养殖的青虾品种。而“太湖1号”青虾的特点是高温季节生长速度较快,7月份放养的青虾到9月份底就有一部分虾长到5 cm以上,此时应及时捕大留小,稀疏池塘载虾密度,留给存塘虾更大的水体空间,利于快速生长,增加产量,提高青虾商品规格。但项目区有些养殖户不习惯在9、10月份捕虾,认为集中到年底捕虾上市可以有好的价格,实践证明恰恰相反。关键是养殖户对于“太湖1号”青虾新品种在前期高温季节生长速度快于其他青虾的特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次,适时捕捞商品虾,对于“太湖1号”青虾养殖实现高产尤为重要,是一项关键措施。

3.3 抓好良种建设,健全养殖模式

综合各试验点试验期间的打样数据显示:“太湖1号”青虾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特别是F1和F2,都是生产良种,产量和效益均高于F3和日本沼虾。因此,要实现更大规模化的推广,还需进一步扩大良种基地建设,合理配比亲本代数,形成梯度型的良种亲本结构,最大限度的发挥“太湖1号”青虾生长优势。

[1]冯建彬,孙悦娜,程熙,等.我国五大淡水湖日本沼虾线粒体COI基因部分片段序列比较[J].水产学报,2008,32(4):517-525.

[2]傅洪拓,龚永生,蒋速飞,等.“太湖1号”青虾新品种养殖技术(上)[J].科学养鱼,2012,(3):50-52.

[3]傅洪拓,龚永生,蒋速飞,等.“太湖1号”青虾新品种养殖技术(下)[J].科学养鱼,2012,(4):50-51.

[4]褚春泉,张磊磊,张卫业,等.杂交青虾“太湖1号”与日本沼虾养殖性能的比较[J].水产养殖,2012,33(7):47-51.

2017-01-19)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6.002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5)1012]

邹宏海(1978-),男,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陈焕根(1966-),研究员,现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miaomiaotgz@163.com

猜你喜欢

沼虾青虾太湖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爱美的小青虾
“茜草+温棚”高要罗氏沼虾养殖新模式 中国罗氏沼虾之乡养殖面积3.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