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7-07-12王笑丽蔡永平杨秀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充分性高通量血液

王笑丽 蔡永平 杨秀文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科,辽宁 丹东 118000)

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王笑丽 蔡永平 杨秀文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4例高血量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的充分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干预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经比较,两组有效率及并发率差异显著,组间差异采用统计学软件包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收到显著的血液透析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是一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终身替代疗法的一种形式。长期的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于透析方法。高通量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收到良好的血液透析效果,因此,临床上要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透析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方能确保透析效果。文章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间作为参照时间,在我院的高血量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64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间作为参照时间,在我院的高血量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64例进行分析。护理干预患者组成实验组,组中患者性别: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为(51.3±5.1)岁;常规护理患者组成对照组,组中患者性别:男17例;女15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为(51.2±4.9)岁。所有选入患者均合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肾病以及痛风性肾病等。采用统计学软件包比较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使用的透析器材均为聚砜膜,透析液的的细菌含量<100 cfu/mL,内毒素含量<0.25 U/mL。血液透析频率为每星期透析3次,每次的透析时间为4 h,且透析液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700 mL左右。对照组患者的血流量在每分钟200~300 mL,实验组患者的血流量在每分钟300 mL以上。两组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化法进行抗凝治疗。

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常规护理:监测患者临床指标,保证血液透析质量;实验组: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更加配合医师的治疗工作,进行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保证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以及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情况作为临床指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文章研究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所得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15.0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利用χ2做以检验。最终数据经统计学检验,若P<0.05,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疗效:经1个月的血液透析后,对比两组疗效:实验组患者疗效93.8%(30/32),远远高于对照组75%(24/32),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χ2计算,P=0.03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液透析疗效 [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象,且两组并发生情况并不相同:实验组发生率为9.4%(3/32),远远低于对照组31.3%(10/32),两组差异明显,P=0.03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n(%)]

3 讨 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清除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毒素物质[1]。β2-MG是尿毒症患者体内重要的毒素成分。当患者肾小球功能损害,其体内的β2-MG值会达到正常人的50倍左右[2]。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发现,在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并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

文章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充分性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有效率为93.8%,远远高于对照组7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远远低于对照组31.3%,本次研究结果与陈曦[4]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期间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保证充分的血流量是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应该对患者瘘肢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并向患者讲述动脉内瘘和静脉内瘘的重要性。在患者睡眠时将其瘘肢抬高,让患者多穿一些宽松的衣服,并不在瘘肢测量血液和在此注射等。与此同时,要叮嘱患者适当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同时,血液透析过程中熟练的穿刺技术也能使患者体内的毒素有效清除[5]。我院的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了随访,询问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饮食规律等,判断患者是否应该回归家庭并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血液透析能够维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医疗水平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的血液透析治疗仪器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进而促使患者血液透析效率更加显著,加之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更为显著,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幸福生活指数。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与血液透析过程中责任护士的穿刺技术有关,同时,在血液透析期间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也能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将会变得更加的完善和成熟,使患者体内的毒素能够有效清除,延长患者的寿命,与此同时,配合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更能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孙亚南,钱迪迪.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维持性透析病人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疗效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2013,34(3):218-219.

[2] 侯佳,岳华.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14, 19(7):63-67.

[3] 段晓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23(10):909-910.

[4] 陈曦,臧丛生,于大川.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8):2237-2238.

[5] 那宇,柳慧敏.高通量透析的研究进展[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18(3):123-126.

[6] 季芬.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透析患者中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3(20):4711.

R473.5

B

1671-8194(2017)14-0272-02

猜你喜欢

充分性高通量血液
2023 年高考充要条件问题聚焦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