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7-07-12阿孜古丽依明
阿孜古丽•依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结核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孜古丽•依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结核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目的 分析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1例。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病灶吸收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3%显著少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 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耐多药肺结核;环丝氨酸;不良反应
肺结核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至少同时耐利福平和异烟肼。环丝氨酸学名“右旋-4-氨基-3-四氢异恶唑酮”,通过抑制和干扰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且耐药率低,是WHO推荐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药物之一[2]。然而由于该类患者由于长期治疗,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我院应用环丝氨酸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其中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2.38±12.17)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病程(11.35±2.43)年;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51.95±12.34)岁,病程5个月~21年,平均病程(10.78±2.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力克肺疾(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2019,0.1 g)0.2 g,每日3次,口服,体质量<50 kg者,0.2 g,每日2次,口服;丙硫异烟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39,0.1 g)0.2 g,每日3次,口服,体质量<50 kg者,0.2 g,每日2次;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0.25 g)750 mg,每日1次,口服,体质量<50 kg者,500 mg,每日1次口服;吡嗪酰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4,0.25 g)500 mg,每日3次口服,体质量<50 kg者,250 mg,每日3次口服。观察组:按照中国防痨杂志2015年第五期-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采用6 Cs- Cm(Am)-Lfx(Mfx)-Pto-PZA/18 Cs-Lfx(Mfx)-Pto-PZA治疗。分为6个月注射期,18个月非注射期,总疗程为24个月。
1.3 疗效判定[3]:X线检测病灶区域空洞闭合,吸收量>2/3判定为明显吸收;病灶区域空洞明显缩小,吸收量<2/3判定为吸收;病灶区域大小及空洞无显著变化判定为无效;病灶区域及空洞有增大现象判定为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活动性病灶吸收情况比较:观察组病灶吸收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活动性病灶吸收情况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3%显著少于对照组25.4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以咯血、胸痛、咳嗽、发热及纳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耐药肺结核是由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化疗方案及联合药物方案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引起,患者体内敏感菌被消灭,耐药性菌得到繁殖,还可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最终治疗效果[4]。环丝氨酸口服后吸收完全、迅速,生物利用度可达70%~90%,其通过竞争性抑制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和L-丙氨酸消旋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5]。对结核杆菌耐药率低,和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本研究中观察组病灶吸收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表明环丝氨酸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改善有显著作用。但环丝氨酸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在精神和神经方面的不良反应中占到大多数。WHO耐药指南中推荐服用环丝氨酸250 mg的同时补充维生素B6以预防神经系统毒性[6]。本研究中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和精神状况方面均发生不良反应2例,皮疹1例,通过大剂量输注维生素B6,暂停环丝氨酸等调整,均得到一定缓解。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3%显著少于对照组25.49%(P<0.05)。提示环丝氨酸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安全性较好。此外,环丝氨酸存在的不良反应可通过用药前评估和用药剂量控制来减少,在联合用药中重视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安全的发挥其疗效。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这和之前的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后期还需进一步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综上所述,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1] 裴洁,银春莲,覃伟,等.联用环丝氨酸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5,28(4):237-240.
[2] 何建,李剑华,罗世珍.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18例[J].中国药业,2015,24(7):124-126.
[3] 刘群群,苗艳芳.耐多药肺结核88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5):730-732.
[4] 刘凡平,张晨钰,王云,等.耐多药肺结核耐药性分析及不良反应对策[J].河北医药,2015,37(15):2366-2368.
[5] 冯海燕,丛里龙,齐玉兰.环丝氨酸在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9):634-635.
[6] 徐彩红,李仁忠,阮云洲,等.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8(3):243-245.
R521
B
1671-8194(2017)14-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