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按摩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
2017-07-12方丹萍
方丹萍 陈 亮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四病房,辽宁 大连 116013)
经络按摩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
方丹萍 陈 亮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四病房,辽宁 大连 116013)
目的 观察经络按摩配合中药塌渍及中频脉冲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5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按病志号抽签分组,护理组25例对照组25例。结果 经络按摩治疗配合中药塌渍及中频脉冲治减轻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总有效率96%。结论 护理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络按摩;护理;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患肢淋巴水肿又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又顽固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10%~50%[1],淋巴水肿多是由于淋巴清扫腋窝甚至锁骨下淋巴结,阻断了上肢主要淋巴回路,使上肢主要淋巴回路损伤,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肢体浅层软组织内淋巴积聚引起的组织水肿[2]。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即采用适度的活动和锻炼帮助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大部分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患侧上肢水肿,故我们将经络按摩及中医外治法(中药塌渍)引入到治疗当中,通过临床观察以评价其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016年乳腺癌术后患者共50例。
1.2 随即分组:纳入病例按病志号抽签简单分组。
1.3 纳入标准:①测量方法[3]:先测量患者双侧上臂中点臂围周长,作比较如患侧比健侧增粗0.2 cm以上则诊断成立。②已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单侧单纯乳腺癌。③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肿胀。④年龄≤60周岁,手术≤2年。
1.4 排除标准:①术后腋下切口感染或合并胸肌间积液导致患侧上肢水肿。②其他肿瘤压迫导致上肢水肿。③严重疼痛。④患者无意愿者。
1.5 护理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
1.5.1 对照组。中药塌渍及中频脉冲治疗:使用本院自制的中药制剂:活血通经汤,加热至适宜温度(38~40 ℃)取200 mL汤汁,将浸透药液的纱布湿敷到患侧整个上肢,然后将中频脉冲治疗仪的电极片按医嘱取穴位直接放在相应穴位的纱布上,2片电极片应至少间隔一指宽的距离以免设备短路,用绑带固定电极片。
1.5.2 护理组:经络按摩治疗配合中药塌渍及中频脉冲治疗。经络按摩治疗:患者取侧卧位,背向施术者,患肢朝上自然上举,置于头后,充分暴露按摩部位,首先按摩躯干部经脉,嘱患者放松肢体,平缓呼吸,施术者一手掌根部置于章门穴,以章门穴为起点,五指微张沿肋缘方向腹中线做单向推法,并沿章门穴与极泉穴的连线(即腋中线)逐渐上移,共推行10次,反复操作3次,同时另一手以拇指在患侧极泉穴(腋下胳肢窝凹陷处)以揉法连续按摩。接着将患侧肢体手心向下置于体侧,施术者双手并拢,以外劳宫穴为起点,从沿手三阳经循行方向行单向推法,至肩头部肩髃穴为止,力度以皮肤局部潮红为宜,操作约5 min。按摩时借摩擦力牵动淋巴结,故可以不用按摩介质。
1.6 疗效判定:护理1个疗程(15 d),判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症状积分法标准:肿胀程度分级用软皮尺直接测量患者患侧上臂中点臂围周长,增粗0.2~1 cm为轻度,增粗1.1~2..0 cm为中度,增粗2.1 cm以上为重度。轻度记1分,中度记2分,重度记3分,症状消失记0分。治疗过程中设立表格,观察患肢肿胀情况测量患肢臂围周长,每5 d记录1次。疗效标准:显效:患肢肿胀、完全消退或减轻1个级度以上。有效:患肢肿胀、减轻,但未达到1个级度。无效:肿胀未改善或加重。
2 结 论
纳入样本50例,观察患肢肿胀临床体征变化,结果经络按摩治疗配合中药塌渍及中频脉冲治减轻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总有效率96%。连续治疗15 d(1个疗程)临床疗效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s)n=50
表1 两组临床疗效(±s)n=50
?
3 结 论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灵枢•经脉》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现代经络体液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脉管或间隙性结构包括早期的血脉论、淋巴管论、间隙组织液论以及以细胞内液为介质的细胞缝隙连接假说。乳腺癌淋巴清扫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破坏了经络的连续性,气血脉络损伤,导致经脉阻塞不通,我们通过按摩手法,对多气多血的手三阳经进行刺激,同步辅以活血通经汤外敷,方中的红花具有改善微循环,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渗出的作用。通过多种手法综合刺激,以达到疏通经脉,活血祛瘀之功效。
[1] Shah C,Vicini FA.Breast cancer-related arm lymphedema:incidence rates,diagnostic techniques,optimal management and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J].Ⅰ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1, 81(4):907-914.
[2] 赵赛,孟繁洁.上肢功能锻炼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1):36-39.
[3] 唐磊.淋巴水肿治疗仪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41.
[4] 邓芬,徐友娣,王娟.2 种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2):1-2.
R473.73
B
1671-8194(2017)14-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