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4例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7-07-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精神病心理

崔 青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人民医院精神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44例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崔 青

(新疆第一师阿拉尔人民医院精神科,新疆 阿拉尔 843300)

目的 分析探讨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收治的精神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44例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沟通和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5个月的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在护理中加入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分改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语言沟通以及心理干预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精神病护理;语言沟通;心理干预

在目前,由于社会飞速的发展,以及人们长时间处于快节奏的生活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精神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人们在患上精神病之后,会出现性格、行为以及言语发生不正常变化的现象,可能会出现持久性的明显异常现象,患者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动作的行为也不能够被人们所理解,严重的话,有些患者在病态心里的支配下,会产生冲动、伤害他人以及伤害自己、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精神病是由多基因重叠或者是缺失而造成的丘脑、大脑功能上的紊乱,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在思维、感知、行为以及情感方面异常的现象。目前,治疗方法为通过药物、工作、行为、娱乐、心理以及各个方面毒患者进行疏导,从而达到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在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患者需要再长时间服药甚至是终身服药,才能够减轻症状。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的方法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做了简要记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5年间收治的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44例患者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比组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5.21±2.33)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23±2.18)年。观察组男13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4±1.23)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23±2.11)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病诊断标准;没有严重的身体上的疾病;排除妊娠以及哺乳期的患者;排除有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饮食,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保证患者人身安全,保护患者的隐私。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沟通和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做法为:在患者住院护理期间,要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方面的指导,每天1次,每周都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观察,制定出能够毒患者起到一定恢复作用的针对性的护理。进行护理时要耐心温柔地对患者进行疏导,温柔耐心的语言能够对患者狂躁的情绪气道安抚的作用,能够使患者停止冲动以及暴躁的行为,及时维护患者以及周围人的安全。良好的态度能够使患者生活的希望被唤起,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和治疗的效果。在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使用积极的语言对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暗示患者要及时服药。在住院中,要对患者家属积极耐心的讲解有关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的家属在日常生活当中对患者的服药以及精神状态的恢复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够协助患者正常按时、按量服用药物[1]。患者在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等状况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嘱咐患者家属要注意提醒患者按时用药,调整患者的情绪,带动患者的积极性,肯定患者的进步,提高患者恢复的信心[2],嘱咐患者家属要注意提醒患者按时用药,避免做一些让患者产生刺激的事。患者出院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患者的精神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每组患者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

1.3 评价指标: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患者的精神状态要根据BPRS评定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数低于35分,则表示无精神病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精神病症状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要根据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分,对患者的六项功能进行评分,包括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干预治疗状况应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护理中加入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的评分改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s,分)

?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往往很重,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与理解,过激粗暴的言语可能会使患者的症状加重,甚至会失去对生活的兴趣与信心。本文通过对常规护理和语言沟通结合心理干预对患者护理进行对比,发现前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能够更高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3-4]。在对精神病患者护理中加入语言沟通和心理干预,能够更加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增加了对患者的关怀,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唤醒了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中加入语言沟通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这在临床上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此种护理方法,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用用。

[1] 赵玉芝,李军.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3,11(11):849-850.

[2] 莫扬华,何汝冰,梁忠新,等.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4(3):139-140.

[3] 唐启珍.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8):80-81.

[4] 王瑞珍.浅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11):2168-2169.

R473.74

B

1671-8194(2017)14-0207-02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精神病心理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都有精神病
还不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