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12李世东钟琼华张志敏毕兴华唐镇江高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4期
关键词:砚山县踝部骨伤科

李世东 钟琼华* 张志敏 毕兴华 唐镇江 高艳玲

(1 砚山县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100;2 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世东1钟琼华1*张志敏1毕兴华1唐镇江2高艳玲1

(1 砚山县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100;2 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 探讨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砚山县中医医院骨伤科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祛瘀止痛散外敷治疗。结果 8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稳定,观察组有效率、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伤科使用价值。

祛瘀止痛散;闭合性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

踝部创伤属于临床急症,对于不稳定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临床上大部分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患者,可行石膏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进行治疗[1],砚山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对46例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患者行石膏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祛瘀止痛散外敷治疗,旨在探讨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为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详细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患者,其中男50例,女39例,患者的年龄在18~6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左内踝骨折13例,左外踝骨折26例,右内踝骨折22例,右外踝骨折28例,所有病例皆为闭合性稳定型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配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行手法理筋,对受创伤的经络进行修复,根据患者伤肢情况给予相应型号石膏固定。

1.2.1 对照组:患者入院首日,进行踝关节被动锻炼,患者平躺卧床,患肢置于高出心脏水平,根据患者疼痛耐受的最大程度,缓慢进行踝关节屈曲、背伸训练。每日早、中、晚进行一次训练,每次进行15个回合踝关节屈曲、背伸练习,每一个回合根据患者疼痛耐受的最大程度力增达到踝关节屈曲及背伸的最大角度。被动训练3 d后,结合患者对功能训练的认知程度,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屈曲、背伸锻炼。初期行辅助指导主动锻炼,逐步过渡到患者进行自主主动训练,最后达到患者积极主动锻炼。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我院院内制剂祛瘀止痛散外敷。①祛瘀止痛散药物组方:五香血藤5 kg、五爪金龙5 kg、飞龙斩血5 kg、接骨木4 kg、茯苓4 kg、猪苓4 kg、侧柏叶4 kg、马钱子2 kg、蒲公英2 kg、海桐皮4 kg、冬青叶5 kg、红花3 kg、生草乌2 kg、威灵仙3 kg;②功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③用法:根据组方配伍,研末成粉,每次50 g,沸水适量调成糊状,待温度适宜后,局部外敷,隔日1次,持续给予1个月祛瘀止痛散外敷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分析祛瘀止痛散的临床疗效。

1.3 临床疗效:我院骨伤科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9例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随访时间分别是伤后第1个月,伤后第3个月。观察两组病例踝关节活动度,了解踝关节疼痛情况。

1.3.1 疗效标准。优:踝部肿胀、疼痛消失,活动范围60°~90°,趾屈>50°,背伸>30°。良:踝部轻度肿胀、疼痛,活动范围40°~50°,趾屈>40°,背伸>20°。可:踝部肿胀、疼痛减轻,活动范围20°~40°,趾屈>20°,背伸>10°。差:踝部肿胀、疼痛无缓解,踝关节活动范围<20°,治疗前后踝关节症状功能无改善[2]。

1.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计算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伤后第1个月,观察组46例中疗效评定优25例,良15例,可6例,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43例中疗效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13例,差2例,对照组有效率9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伤后第3个月,观察组46例中疗效评定优30例,良15例,可1例,观察组优良率98%。对照组43例中疗效评定优20例,良15例,可7例,差1例,对照组优良率8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 论

踝部创伤是最常见的创伤之一,踝关节的灵活性对维持人体正常站立、行走、下蹲等动作非常关键[3],适宜的治疗措施对踝部创伤的修复显得尤其重要。

中医外治法在“伤科”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中药外敷疗法以其“内病外治、由表透里、疏通经络、修复营卫”的特点在中医外治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4]。我院骨伤科祛瘀止痛散系院内制剂,于200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用于治疗各类闭合性创伤2000余例,临床疗效稳定,始方源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外用封包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砚山县地域风情,根据我院骨伤科患者实际情况,反复多次进行临床论证,疗效对比,辩证加减,最终确定方中药物组成,剂量与配伍关系。方中五香血藤、五爪金龙、飞龙斩血、接骨木行气活血为君;茯苓、猪苓、红花舒筋通络,利水消肿为臣;马钱子、海桐皮、生草乌、威灵仙理气止痛为佐,侧柏叶、蒲公英、冬青叶凉血止血为使。诸药合用,君、臣、佐、使分工明确,配伍得当,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理气止痛的功效。通过局部持续外敷,使皮肤毛孔舒张,增强对机体组织的穿透力,使药力直达病所,效专力宏,使损伤的肌肉、肌腱、韧带修复,并可引起病变部位的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炎性介质的产生,促进局部组织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再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通过肌肉主动收缩、放松,关节往返运动,类似水泵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使肌肉、韧带等逐渐修复[5],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云南省系我国植物王国,天然药物资源丰富,药物种类充足。砚山县录属于云南省文山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杂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县内各民族皆有利用天然药物治病的典型成功案例。2008年~2011年砚山县卫计局受省级卫生、计生部门委托,对砚山县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结果显示,砚山县境内无重大工业污染,无农药残留,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宜天然药物生长、繁衍,境内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天然药物质量、品质良好,同时具有足够储存量。我院骨伤科祛瘀止痛散方中所用配伍药物,均可在砚山本县境内就地取材应用于临床。祛瘀止痛散治疗踝部闭合性稳定型骨折,通过临床对比验证,疗效确切,具有伤科临床应用价值,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灵”的特点。

[1] 李鹏,张云飞,宋振飞.伤科黄药外敷在闭合性骨折早期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11,19(6):25-29.

[2] 王金榜,杜文平,杨嘉萍,等.伤筋擦剂配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7,29(1):30-32.

[3] 王晓艳,刘红晶。威利坦治疗儿童肘部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0(3):15-21.

[4] 张荣立.接骨膏促进骨折愈合85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2, 28(3):19-23.

[5] 王少华,曹风英,杨健,等.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老年四肢骨折肿胀和疼痛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9):29-32.

R4.12

B

1671-8194(2017)14-0181-02

*通讯作者:E-mail: ynkmlsdyxtg@163.com

猜你喜欢

砚山县踝部骨伤科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高级篇)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花椒在石漠化治理上的价值分析
中医骨伤科痛证分类
民族团结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
民族团结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
云南砚山县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骨伤科临床应用益气化瘀法治疗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