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及体质量超重学龄儿童血清脂类指标的表现分析
2017-07-12任灵
任 灵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02)
单纯性肥胖及体质量超重学龄儿童血清脂类指标的表现分析
任 灵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医院儿科,辽宁 沈阳 110002)
目的 分析单纯性肥胖(OS)及体质量超重(OW)学龄儿童血清脂类指标表现。方法 随机抽取沈阳市和平区小学2015年体检中检出的OS(39例)及OW学龄儿童(34例),对照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体质量正常、且结论健康儿童32例,3组学龄儿童均接受了血清脂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 OS组及OW组平均血TG和LDL-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二者中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OS组平均血TG浓度明显高于OW组(P均<0.05~0.01)。OS组及OW组血脂异常例数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而OS组血脂异常例数及异常率也明显高于OW组(P均<0.01)。结论OS及OW学龄儿童均有血脂异常表现,且比前者变化更为显著。
单纯性肥胖;体质量超重;学龄儿童;血清脂类
近几年来,我国儿童生活方式及成长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学校中单纯性肥胖(obesity,OS)及体质量超重(overweight,OW)学生越来越多见。一些作者[1]发现,这些儿童血清脂类指标常常发生异常改变,后者能引发成年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因此,学童期OS、OW与血脂关系逐渐受到医学专家们关注。我们随机抽取沈阳市和平区小学2015年体检中检出的OS及OW学龄儿童,观察他们血清脂类指标表现,并与同期体检体质量正常、且结论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沈阳市和平区小学2015年体检中检出的OS及OW学童,诊断标准见1.2.1,需除外继发性肥胖儿童。本文共入选OS学童39例(OS组),体质量超重学龄儿童34例(OW组)。对照组选择同期选择同期体检体质量正常、且结论健康儿童32例。3组学童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各组间学童年龄和性别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P均>0.05),各组间平均体质量指数差异明显(P均<0.05~0.01)。
1.2 方法
1.2.1 OS及OW学童肥胖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2]进行诊断:①OS:≥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Ⅰ)第85百分位数。②OW:≥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Ⅰ)第95百分位数。
1.2.2 血清脂质指标检测方法:本研究血清脂质指标设定为:①总胆固醇(TC);②三酰甘油(TG);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④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3组入选学童分别在空腹12 h后抽取静脉血5 mL,保存在-70 ℃冰箱,标本批量待检。TC和TG检测用氧化酶法,HDL-C和LDL-C检测用均相酶法。各血清脂质指标试剂盒由相关公司提供,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血脂各类浓度表达单位为mmol/L。
1.2.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3组间血清脂质浓度对照用均数±标准差(±s)表达,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测定,3组间血脂异常率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显著性测定,P<0.05以上代表有显著意义。
2 结 果
表1为3组学龄各类血清脂质指标及血脂异常率比较,结果表明,OS组及OW组平均血TG和LDL-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二者中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OS组平均血TG浓度明显高于OW组(P均<0.05~0.01)。OS组及OW组血脂异常例数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而OS组血脂异常例数及异常率也明显高于OW组(P均<0.01)。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及国人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学龄期儿童OS及OW患病率持续走高,随之而来的是脂代谢紊乱和脂肪肝等病症在儿童中蔓延开来。血脂紊乱是人体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新近发现[1],血脂异常可能开始于肥胖儿童,即使成年后减掉了超出的体质量,他们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寻觅OS及OW与血脂异常的联系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计划很有必要。我们随机抽取了一组沈阳市和平区中、小学2015年体检中检出的OS及OW学龄儿童为分析对象,观察他们血清脂类指标表现,并与同期体检体质量正常、且结论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OS组及OW组血TG、HDL-C、LDL-C浓度均出现明显异常,而前二者中血脂异常例数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现象与国内几篇类似研究[3-5]结论相近。一些作者[1]认为,脂类异常主要通过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来完成,后者主要特点为TG、LDL-C升高及HDL降低,其机制为:①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加速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血液,发生LDL、TG升高;②人体周围组织脂蛋白脂酶对胰岛素不识别,导致LDL、TG升高;③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载脂蛋白A/HDL降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
综上所述,学龄期OS及OW儿童常常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这些表现还会影响到他们成人后的身体健康。同时,儿童少年阶段也是介入干预OS及OW的最好时机,尽早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预防计划,改变不健康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较为重要。
表1 3组学童一般情况比较
表1 3组学龄各类血清脂质浓度及血脂异常率比较(±s,n/%)
表1 3组学龄各类血清脂质浓度及血脂异常率比较(±s,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体质量超重组比较:cP<0.05,dP<0.01
?
[1] 黄为丰,华琦,刘朝晖,等.儿童和青少年期肥胖症与血脂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15(4):285-287.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 王筱桂,胡小琪,李林中,等.北京城区9~10岁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与血脂关系的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4):367-370.
[4] 郭亚文,周祖华,徐大麟,等.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69-970.
[5] 国汉邦,孙明晓,黄秀清,等.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蛋白亚组分水平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3):199-202.
R723
B
1671-8194(2017)14-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