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施工企业基于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下执行建造合同情况

2017-07-12欧昌平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本量总成本成本

欧昌平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浅析施工企业基于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下执行建造合同情况

欧昌平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量利分析即是对成本、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简称,传统的本量利分析是研究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但是因为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将其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来预计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成本y=a+bx。

本量利分析管理 建造合同 预计总成本

一、利用本量利分析模式管理建造合同的好处

(一)基于本量利分析下执行建造合同简介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销售量)和利润三者之间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是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和研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成本控制提供有效资料的分析方法。假设预计总收入是可以合理预计的,将盈亏临界点与建造合同联系起来,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建造合同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来预测企业达到不盈不亏时,来确定企业最大的预计总成本。

利用本量利分析,可将预计总成本可按其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a和变动成本bx(x为定额使用量),编制人工、机械、材料等各项企业的内部定额标准b。

即: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m=y-bx-a)

所以在建造合同下的盈亏临界点的分析即;

m=y-bx-a=0→y=a+bx→x=(y-a)/b ,即为了使企业达到不亏损的状态,各部门需要共同来控制各项成本的消耗量,使之不超过x。

如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预计的初始收入是按合同金额来确定的,那首先要明确固定成本,确定好预计毛利,编制好单位定额,就可利用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确定在达到目标利润下具体的定额消耗即:x=(y-a-m)/b,从而就可确定预计总成本。

(二)利用本量利分析建造合同的好处

1.能够合理估计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成本

施工企业的建造合同多为短期项目,预计可以在1-2年内完成,而本量本利分析方法正好是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短期内外部情况变化较少,能够确保目标前后一致。

2.能够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完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可将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使实际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的归集及核算,促进成本管理与责任联合。

3.有利于明确成本管控可推进内部管理

将成本管控与各部门联系起来,能促进部门间的沟通衔接,顺利实现数据共享,推进内部管理。

4.执行建造合同的情况反映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成本核算统计分析技术的提高,可促进成本管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使生产、采购、技术、机械及财务和结算部门反映的成本实质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

二、施工企业在本量利分析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思路

(一)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

施工企业的项目大部分为中短期项目,在执行建造合同时常常对预计总成本的分析不够深入,结算滞后,导致执行建造合同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率,不能清晰的反映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而目前所处建筑市场还不是很规范,缺乏对项目成本管理具体责任的明确。

(二)具体的成本控制思路

1.利用盈亏临界点分析来规划目标成本

即分析项目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的成本,控制实际成本不超过目标成本。

2.提高对预计总成本的预测及控制能力

定额消耗标准是需要工程结算、管理、技术质量、材料采购及劳务部门一起来制定的,应利用信息化科技,制定合理定额标准,才能提升预计总成本的预测及控制能力。

3.施工企业应利用本量利分析模式来管理建造合同

施工企业执行的建造合同尽管多为短期合同,但是当建造合同发生因变更设计、索赔及奖励而造成造价金额的变更使,应及时与业主取得签字确认,加强结算管理,才能合理确认预计总收入y,才能使财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分析核算建造合同。

4.在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下强化监督,做好与成本相关的激励性机制

强化成本监督,定期对执行建造合同中出现的实际与计划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查找问题及原因,使预计总收入及成本与实际更加贴近,才能避免亏损合同的发生;将成本管理与员工激励挂钩,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三、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中遇到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缺乏合理预计总成本的详细资料和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收入可根据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即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总金额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确定。而对于预计总成本的确定,施工企业缺乏明确的成本控制依据,由于工程结构、规模、及施工环境的不同,难以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制定明确的目标成本,而施工企业部分项目较小,项目经理常常身兼多职,对目标成本的制定只能简单的按照经验来降低目标成本,然后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间接费用按比例套算,忽略了成本项目的利润空间,缺乏实际施工程序与目标成本的结合,使各个项目之间缺乏互相学习,控制及可比性差,无法分析各个项目成本差异的原因。

(二)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的内外部环境有待完善

现目前,建筑市场还不是很规范,项目经常发生变更,各部门联系的紧密度较差,故难以预计总收入及成本,同时建造合同的执行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如准确确定预计总收入和成本,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与对账,加强成本管控,但现在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手段普遍还不太高,这不利于会计核算准确性的提高。

(三)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时没有明确成本管理责任

在具体的施工工作中,成本管理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不是财务人员,但在实际情况中,项目经理常常简单的将成本管理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工程技术和质量,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采购及管控,但是生产人员为了赶工期盲目增加人员及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有问题则导致材料浪费或者成本加大,表面上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唯独缺乏成本管理责任,而财务只是成本的组织者而不是管理者,各部门还是要加强联系,共同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四、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产业内定额标准的考察,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定额标准;

施工企业可以按照各个项目施工方式的不同,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营利性较好的项目,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定额标准。

(二)各部门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数据共享;

建议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财务系统和生产经营系统顺利实现数据对接,各项目部加强对数据的更新,从而使数据能实现共享及利用。

(三)将成本管理与考核相结合,可以调动各个成本管理主体的积极性;

建议对成本控制的好的项目进行表彰及奖励,分享管理经验,提升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四)编制内部成本核算及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促进合同履约及新建项目的科学运行。

将管理经验及共享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成相关制度,有利于指导项目的科学运行及合同的顺利履约。

(五)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及明确岗位责任

目前市场环境欠佳,应将组织机构与成本性态联系起来,明确相关岗位责任,才能够促进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时能够越来越规范,进而减少不确定风险,使会计核算能够更加准确。

五、结论

总之,在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下执行建造合同即是明确预计总收入是可以合理预计的,目标利润是确定的情况下,建造合同预计总成本是怎样确定的分析方法,并且将预计总成本在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的条件下对成本按性态合理进行划分。

因此,对施工企业进行基于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下执行建造合同的探讨,就是为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促进施工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减少经营管理风险。利用本量利分析管理模式,优化建造合同业务流程,合理分析预计总成本,加强各项成本的管控与分析,加强内部管理,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及明确岗位责任,强化监督,做好与成本相关的激励性机制,促进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做好工程结算,在达到预计毛利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成本,使企业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王岩.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有关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s1):146-146.

[2]张辉.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 2008 (17) :78-79

[3]邓禹,吴万英. 试述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成本管控法[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4),43-44.

[4]刘永. 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应用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 2009 (4) :19-20

[5] 吕洪波. 本量利分析法应用于企业的案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2009 (7):54-56.

欧昌平(1992.10-),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本量总成本成本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本量利”的案例分析探讨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短期经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