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研究

2017-07-12薛玉斌山东理工大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消费观信贷

薛玉斌 山东理工大学

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研究

薛玉斌 山东理工大学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出现及发展改变了大学生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对学生消费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给大学生消费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消费信贷背景下的学生理财教育开展方式以及相关监管措施的应用。

互联网 消费信贷 大学生消费

前言

随着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快速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成为各种信贷产品积极争取的重要市场。为促进大学生的网络信贷消费,许多网络信贷产品推出快速借款、准时到账等服务。在放款额度方面,未按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导致部分缺乏消费自制力的学生超出自己偿还能力借贷,最终陷入追债风波,引发悲剧。因此,有必要从网络信贷给学生消费带来的影响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监管措施,避免发生网贷恶性事件。

一、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一)对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消费信贷迅速发展,并积极抢占大学生消费市场,对大学生消费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消费信贷具有贷款门槛低、放宽速度快、业务形式丰富等特点,比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学习、生活、购物、娱乐过程中,都要与互联网打交道。互联网消费信贷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并刺激了学生的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许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才具备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消费观还不够成熟。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一般为800~2000元左右,除去日常生活开销一般所剩不多。而互联网信贷的出现,则为学生购买手机、电脑、高档化妆品、服装等提供了条件,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超前消费观。但由于大学生自制力不足,超前消费观容易导致学生的实际消费远远超出偿还能力,进而引发恶性信贷事件[1]。

(二)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国内高校普遍采取半封闭式管理措施,学生住校学习,校园内提供了食堂、超市等生活基础设施。以往学生的消费模式也主要以线下消费为主。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生线上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网络信贷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自己的购买能力进行消费。因此,学生的消费倾向不断向网络消费倾斜,在出现资金短缺时,更依赖网络消费。

(三)对学生消费习惯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逐渐开始向手机消费转移。手机作为目前最便捷的智能终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淘宝、美团等网站进行消费,还可以开启手机支付功能,为线下消费买单。许多大学生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货币消费习惯彻底转变为使用手机进行虚拟货币交易。这进一步拓宽了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渠道,使学生更容易使用网络信贷产品。因此,相关学者提出,网络消费信贷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它对学生消费观、消费模式的影响反过来又会促进其自身业务的发展。因此,大学教育应认清现状,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相关部门则应对网络信贷加强监管,尽可能的消除网络信贷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2]。

二、互联网消费信贷背景下大学生理财教育及相关监管措施

(一)加强理财教育

加强理财教育是提高学生消费自制力、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掌握基础理财技能,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加以约束,逐渐形成理财意识和思维。比如某高校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理财教育:(1)为非金融专业开设理财方面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消费观的同时,为学生了解网络信贷、掌握网络信贷的正确使用方法提供途径;(2)积极开展与理财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家知识讲座、线上理财课堂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养成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良好消费意识,避免因盲目攀比等使自己陷入网贷危机;(3)积极开展财商(FQ)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消费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借贷风险防范意识

在网络信贷业务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相关市场监管措施还不够完善,许多网络信贷产品采用非法手段牟利,为学生发放高额贷款,利用学生的攀比心态刺激学生消费,导致学生产生超额消费。因此,在学生消费观引导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借贷风险防范意识,远离不正规网络信贷产品,决绝非法抵押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远离“裸贷”等恶性网贷事件,避免学生最后因无力偿还、不堪困扰,选择轻生。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网络信贷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完善法治法规建设,针对互联网信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改善市场环境,促进网络信贷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从源头上遏制网络信贷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严肃打击恶性贷款、暴力贷款等非法经营手段。此外,应适当放宽大学生银行贷款政策,鼓励学生通过正规渠道适度贷款,从而形成对网络信贷的制约,在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前,适当控制其发展速度。

(四)加强网络信贷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市场机构以及社会和家长应同时发挥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信贷监管。采取信贷产品和大学生双管齐下的监管措施,及时发现网络信贷问题,避免学生陷入网络信贷风波。应充分发挥网络警察的作用,加强网络监管力度,避免学生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网络信贷。同时,教师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提高学生的消费自制力,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对其教育和引导过程中,也需要发挥多方主体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育。以理财教育为核心,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校园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通过加强对网络信贷的监管,可以避免非法信贷产品流入校园,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1]卢蘅,杨仕颖.互联网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观念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7,(18):295+306.

[2]杨仕颖,卢蘅.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风险防范[J].中国商论,2017,(18):51-53.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消费观信贷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