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2017-07-12许红燕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背景计算机中职

许红燕

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许红燕

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建设不断的得到深入,我国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各个企业与科技的发展方向。中职院校不同于传统的中学,其人才培养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革。本文着重的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策略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2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带动着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计算机专业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无论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作为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时刻跟紧时代的步伐,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进行课程的不断变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互联网+”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首先考虑“互联网+”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影响,再针对其中的影响作出相应的改革。首先,“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技术[3]。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孕育出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变了社会的发展,这些技术也为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技术上的支持。其次,“互联网+”背景下方便获取更多资源。最后,“互联网+”背景下更加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多学生在平时不敢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并不能够达到互相了解的程度,而在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聊天软件能够改变这种弊端,让学生与教师相互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现阶段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目前的改革还不够成熟,又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使得现阶段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学习资源在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缺陷[1]。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对于学习资源的优化设计非常重要,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与缺陷,资源的更新速度也缓慢,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第二,教学的过程脱离实际,不能对接到社会的真实需求。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而在现阶段,很多教师过分的强调其中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教学来进行学习,没有全面掌握其中的操作原理,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了变数便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但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都流于形式,在设计、维护与更新上都十分的缺乏,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的改革。在互联网中有很多第三方的教育平台,这些教育平台中不乏优秀的设计与充足的资源,中职院校需要让专职人员对这些平台上的资源进行知识点的提炼[2],将其中能够用的上的良好资源整合到教学资源库中。

(二)结合互联网+中职计算机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学校教学

借力“互联网+”新形势,结合学生现有技能状态,选择源于互联网上的实际任务,再对相应订单任务组织专业教学与评价管理。

将互联网平台,作为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对接点,获取订单任务,以真实需求刺激专业学习,寻求实践新途径,提升在校学生实战能力,培养良好职业素养,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

(三)优化课程内容,引入O2O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优化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内容,根据实际内容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于理论知识较多的课程,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找寻最新、最好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前社会中最实用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较多的课程中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做实际操作的练习,针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实际操作。

(四)利用互联网延伸课堂教学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面非常广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长远的学习目标,将计算机课程利用互联网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需要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社会当中,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与操作在社会当中还有哪些方面能得到应用,让学生更加能够重视现阶段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以职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中职院校更需要对计算机的课程做出改革。因此,需要利用互联网+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结合互联网+中职计算机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学校教学、引入O2O的教学模式,同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培育出全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1]田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92-93.

[2]王永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91.

[3]肖敏,郭美.微探“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7(03):81-82.

许红燕,桃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

猜你喜欢

背景计算机中职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