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12图雅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驱动物理中职

图雅

新疆库尔勒巴州师范学校

探讨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雅

新疆库尔勒巴州师范学校

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中任务驱动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教师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完成思考,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法;中职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在中职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理念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具有高度的先进性。表现在物理教学上,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探索,可以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将物理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细化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物理课程的任务,在实践中实现师生互动,从而有序、有效地达成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物理学习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任务驱动法的物理教学步骤

任务驱动法适用于像物理学这样将实践性列为基础和极具操作性的学科,比如针对“楞次定律”物理教学,可以如下完成:

(一)从教学设置中列出任务

在出示挂图前,先让学生熟悉右手定则与感生电流产生条件,根据挂图列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有无感生电流的基础上,寻找感生电流的方向。闭合回路一部分作切割磁力线运动于磁场内;磁场垂直于线圈平面,增强时,闭合圆形线圈静止。学生通过右手定则不难判断第一个问题,但右手定则无法解答第二个问题,判断不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这时要通过师生互动,由教师列出任务,即发现一个普遍规律用来判断感生电流的方向[1]。

(二)通过分组完成任务

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后,通过实验来探究感生电流方向,对电流计指针的偏转进行观察,实验的全过程由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分析讨论电流计指针的走向,从而得出感生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如果学生还总结不出感生电流的规律性,将面临第二个物理教学任务,直至讨论完成物理学习的结果。教师通过各组的实验情况归纳总结出“楞次定律”,使得学生在生动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法运用于物理教学中,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大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扩散学生思维,有利于活跃课堂,增强记忆,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二、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选择任务驱动法对中职物理进行教学,并非所有教学点都适用该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几个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一)任务驱动法应与教学内容合拍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适用于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新的物理概念进行探究和实验。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用任务驱动法,还得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完成,这些物理概念只需由学生直接记忆即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门别类的筛选,对于那些需要通过探究来实现学习的教学目标,要制定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统筹兼顾要求学生逐步进行探索,不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对可操作性物理课内容进行探索性学习。

(二)任务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部分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通过实验来回答一个个物理问题,他们面对的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这些任务需精心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易于操作,很容易就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讲到法拉第电磁感应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布置“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且是什么关系”的任务,学生依靠自身努力进行实验,最后完成教学任务。

(三)任务的难易度适中

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应该难易度适中,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易,太难则学生解答不出,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失去信心,提不起兴趣;太易会使学生丧失成就感而难以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2]。物理学习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正确的认知,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分梯次的学习来解决,划分出总任务和分任务。以先前提到的楞次定律为例,教师制定总任务:“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后,感生电流的方向会如何”。接着,教师再从总任务出发,设置一系列小的任务,通过小任务的完成进行总结归纳,从而顺利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师生互动

在实行任务驱动法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实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实现教学上的成功,学生对所设置的任务进行自主的探究,进行实验分析,合理地推理完成任务,学生要自发的动手动脑,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时的指导,对任务的探究方向、探究方法进行客观意义上的评价。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动手动脑,在保证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巡视观察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提出建议,但不可取代学生完成任务。

(五)对任务的评判应即时准确

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虽然由学生自主完成,但教师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应该做到科学的客观评价,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些评价是任务驱动法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应该带有鼓励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适时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构建过程加以重视,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3]。还以“楞次定律”为例,进行实验的时候,如果不把检流计指针偏向情况列表作图,并记录清楚,就会耗费实验时间,难以归纳总结。教师在这时及时指出不足之处,不要放任自流。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长处,教师还应该客观评判,给予鼓励和肯定。

任务驱动法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以任务为主线,选择教学内容,设置任务,最终实现与学生学习状况相贴合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总之,做为一种全新的物理教学方式,学生和教师应该明了任务驱动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推动任务的良好开展,在探究性合作学习过程中,保障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走向物理学习的成功。

[1]谭美蓉.浅谈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2016,(1):295-352.

[2]赵向红.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中职物理教学[J].职业,2013,(36):137.

[3]徐华伟.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中职物理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76.

猜你喜欢

驱动物理中职
只因是物理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处处留心皆物理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我不是教物理的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