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探讨
2017-07-12孙玉萍
孙玉萍
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探讨
孙玉萍
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十分迅速,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手段的恰当应用可以大大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探讨了信息技术手段对小学数学的积极影响,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积极影响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对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发展较强,在面对抽象的内容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都会降低,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实现。而信息技术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呈现,学生可以生动而形象地理解进而掌握所学的内容,使其可以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因此,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其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直观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首要的任务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则可以将教学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小学生的视觉感官较为发达,通过视觉呈现的内容,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自然也就会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继而逐渐地将课堂教学中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模式。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形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并将这些图形都对应着标上相应的序号,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这些图形分类,并说一说自己分类的依据。虽然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并没有学习过梯形,但是通过将其它图形区分开来,学生很快便可以将梯形归为一类。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展示功能,如将平行四边形的对应边无限延长等设计教学,从而通过直观动态的教学过程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数学知识都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而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并利用所学进行应用的过程,因此,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十分重要的。应用题是大部分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缺少必要的分析,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就很难得到培养,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严谨的推理过程也会逐渐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突破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的展示来呈现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之有味。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图片:“两个人分一块月饼”,并引导学生思考“一人一半的含义是什么?这两个人所分到的月饼的大小一样吗?”从而引出“平均”的概念,也让学生认识1/2。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图示来教学,通过将月饼平均分成不同的块数来引出相应的分数,并逐渐地提高难度,使学生在脑中构建出知识的整体框架。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展示教学,学生对分数会有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渐地掌握重点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知识的反复呈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每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都需要学生记在笔记上,而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导致学习效率不理想。还有些学生由于知识的巩固不牢,可能在学习新知识时就忘记了之前所学过的旧知识,而当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来引出新知识。如果仅仅借助教师的口头讲授是很难帮助学生回忆起来的,而多媒体课件具有可以多次重复播放的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以往课件的展示来帮助学生进行回顾,以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复习之前所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复习来引出新知识。通过这样的铺垫,学生再进行探究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进行比较,从而通过切割、转化等方法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真正地促使学生做到温故知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其发挥出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而切实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出更多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为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建议,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赖艳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数学空间与图形)[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赵常在,张文香.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8)
[3]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