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研究
2017-07-12李红华
李红华
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研究
李红华
重庆市巫山县平湖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小学语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而朗读又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落字、错字,甚至不知如何断句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很显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研究“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小学语文朗读;新课改;训练策略
一、小学语文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分,一般包含指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新课改强调: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做为课堂主体,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具体到朗读教学,则主要表现为: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这样就会使学生变得非常被动,是对于朗读中遇见的生字待自己阅读时就不认识,更别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而新课改则强调,让学生做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做为课堂主体,把课堂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以一年级“树和喜鹊“为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分别让几名同学朗读一个自然段,然后让其他的同学仔细听,并把其中的错误指出来,我们都知道这时期的学生由于对拼音掌握的不是很准,经常混淆,如:有的同学把d-an(单)读成b-an,还有的同学把zh-a(喳)读成z-a,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教师要努力一种快乐的朗读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名高高在上、非常严肃的形象出现在课堂,这样学生经常会因为害怕读错或者读的没有感情而遭到责备,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而新课改则强调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不再是一名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指挥者,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可以主动站起来阅读,也可以听其他学生朗读,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以《秋天的图画》为例,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说一说秋天都有哪些特征呢?如果让你来画一幅画,你会怎样画,这时有的同学就提出,秋来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并把叶子涂成枯黄的颜色,还有的学生提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看到金黄的玉米穗、白胖白胖的花生以及雪白雪白的棉花脸上露出特别喜悦的表情等等,接着教师说,你们述说的画面真美,现在我们共同朗读一下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有种迫切朗读的欲望,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众所周知,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指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要求,接着在学生朗读之后按照学朗读要求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反馈和及时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以《小公鸡和小鸭子》为例,针对小学一年级经常出现丢字、错字甚至一字一顿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指读的方法,这样学生一边手指着一边根据拼音来读,可能在开始学生可能读的速度慢,不知怎样停顿,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学生不但读的速度快了,更重要的是很少出现丢字、错字的现象;而对于《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例,在朗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通过他们的对话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爱以及季羡林先生的和蔼、亲切和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其他学生都捧起书认真听对话内容,使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4、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示读-跟读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会觉得很枯燥,朗读的兴趣不高,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朗读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画面,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再引导作者都是采用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学生很自然的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这篇文章;再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勇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朗读的习惯。如:每个班级里都有微信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早上或晚上在群里自主朗读,朗读内容既可以是学习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阅读,并且在每个月一次“朗读之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形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朗读的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努力一种快乐的朗读氛围;充分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以及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希望我的论述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帮助。
[1]王学美.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教文汇,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