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

2017-07-12胡建军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师生教材

胡建军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

如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

胡建军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第二初级中学

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意义重大。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甚至关乎学生的一生。正因如此,不断总结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解决措施才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分析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相关措施。

初中;思想品德;现状;课堂教学;措施

自《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就此展开探讨。

1 、课堂教学中,初中思想品德存在的弊端

无法彻底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现今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不足、教学理念陈旧、欠缺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单一几方面。

1.1 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不足

思想品德尽管没有涉及专业技术等内容,但同样是一门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的门类也在不断丰富,篇幅也有所调整。很多老师习惯课本里的旧知识、就内容,对新增加的观点、思想等内容一时之间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地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便是课本教材,有的老师认为思想品德是一门“副科”,因此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不够,难以实现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1.2 教学理念没有创新

不能否认的是,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但很多老师仍然无法打破应试教育理念的桎梏,包括很多学生同样如此,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考试、为了成绩,仍然过分看重“分数”二字,毫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此带来的便是教学手段的呆板落后,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世界观、道德观与价值观,让“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

1.3 严重欠缺的师生互动

活跃、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师生一旦缺少互动和交流,教学节奏、学习氛围都将受到影响。大部分思想品德课堂都是老师在单方面地“讲”,学生无声地“听”,这种单向性地“互动”,更多地表现在老师“控制”学生,而学生只是一味地“服从”老师,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信息源只是老师,全队互动的不足让老师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强势地位,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互动缺乏深度,老师连续地、不间断地提问,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看似一问一答有了师生互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这种互动难以给学生真正的启迪,学生也没有进行独立地思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互动,并不会给学生带去太大裨益。

1.4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正如上文所述,应试教育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仍然延续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上,“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几乎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老师急于完成教学目标,一味重视考试分数,没有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地分析讲解,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另有一部分老师尽管也使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但也只是变了一种“灌输”方式而已,并没有从本质上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 、改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的可行性策略

2.1 加强老师的培训力度

教育这项系统、庞大、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样也包括对老师的教育。培训学习是无止境的,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首先具备丰富的知识、崇高的品质,才有可能给学生带去正面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崇拜活力、模仿力强、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假如老师的综合素养无法满足学生所需,老师的品行无法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再先进的教学手段、再科学的教学理念也无疑是无源之水,因此,必须从教学质量的源头——老师抓起,重视老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2 将人文精神渗透于课堂教学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咨询,老师必须善于利用。比如,在课堂中偶尔穿插一些中所熟知的网络用语,一方面将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也拉进了师生距离,在笑声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改变对《思想品德》课程严肃、古板的印象。老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谜语、方言、古诗词、魔术、歌曲、游戏等,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创造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机会。老师还应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生活化的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3 重视教学反思

多年的教学经验加上不断地反思,老师才能得以成长,如果思想品德教学缺少了课后的反思,老师只单纯地获得教学经验,没有反思经验,那么教学水平很难得到进步。反思与评价不仅能够让老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也大有裨益。任何一趟思想品德课,都有它的亮点与不足,正是这些优缺点并存的教学活动,才给了老师推敲、思考和进步的空间。因此,老师在每堂课结束后,都应拿出一些时间回顾课堂上的各个教学环节,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纠正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面临新的改革与挑战,老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思想品德教学,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积极与学生交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发挥出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真正价值。

[1]文兴玺.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及有效性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8):68.

[2]祝德林.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8):46-4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师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