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对策研究

2017-07-12关玉敏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幼儿

关玉敏

营口市教工幼儿园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对策研究

关玉敏

营口市教工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之间的巧妙衔接直接影响着今后小学的教学质量,只有有效的衔接,才能为孩子们的学习过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做好衔接前的准备工作,把控好教育衔接的每个过程,从实质上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水平。

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衔接方法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尤其的重要,作为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和小学教育的启蒙环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形势下,教师需要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点,掌握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火候,不仅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铺垫工作,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享受幼儿时期的快乐时光。幼儿园与小学通常都指的是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阶段的衔接,它们之间的衔接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连接到一起。而是从作息时间、学校纪律、学习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区别,只有熟悉和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差别,才能有效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对其进行过渡。同时,老师必须要结合和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和幼儿心里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幼儿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快速融进新的集体,使幼儿学习和环境衔接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1 幼小教育有效衔接的依据

幼小之间的衔接需要从业者进行细致的调研和了解,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幼儿心理所需,才能解决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很多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意识错误,他们片面地认为让孩子早点接触英语、国学、奥数等方面的知识,就能让孩子极早融入小学的学习环境,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学者就这类现象做了调研和研究,数据显示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幼儿进入小学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对新知识的掌握。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时,他们对交流方式、学习方法、行为规范、生活环境都出于全新未知的状态,与幼儿园所接触的环境相差太大,存在很大的断层。所以说,幼小衔接必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专心听讲、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 幼小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

2.1 运用科学的教育衔接办法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不单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要配合的工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加强交流工作,做好衔接的方方面面事宜。时刻关注着幼儿的心理成长发展的动态,带领幼儿开展一些参观大自然的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探究的欲望。对幼儿最感兴趣的事件和话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加深对于小学环境和学习过程的认识,了解更多的行为规范。可以组织幼儿去试听小学的课程,让幼儿提前了解一下学习的环境和学习规范要求,让幼儿和小学教师之间有一个交流接触的过程。家长也是教育衔接中重要的人员,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工作,学校要将衔接的办法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和配合衔接幼小工作。让家长深入教学中,深刻的感受到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在家庭教育中为幼儿弥补幼儿环境中缺少的部分,便于幼儿更好的接受教育。

2.2 掌握好幼小教育衔接的力度

幼儿园至小学教育衔接的本质就是为了让幼儿接受小学教育前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让幼儿还不失这个年龄该有的童趣,让幼儿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本性。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在教育衔接时,没有把握好力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这诸多问题。比如,对幼儿的游戏和教学时间都有着强制性的要求,过于追求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没有注重幼儿的实际认知能力,将小学的知识内容提前照搬到幼儿园教育中。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教育的衔接工作,不利于后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接受教育。让孩子们有一个完整的童年,掌握好教育衔接的力度,让幼儿很自然的转入小学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新的思想教育、新的学习方法等等。

2.3 制定合理的衔接步骤

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主要是没有意识上付诸实际的行动,国家对于教育中的衔接重视的程度还不够,要有针对性的对于学校等教育机构有直接明确的指导方式。从思想和教育的实际出发,加大幼儿园和小学在教材内容上相关联的部分,减轻后续小学教育中幼儿可能会不适应的程度,减少教育之间的差异,教师对于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教育的环境。加强教师自身素质队伍的建设,学习更多关于幼儿心理或教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了解更多幼儿的兴趣,在教学中与幼儿保持较好的关系。让幼儿与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协作配合,更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教育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教育的整体性,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教育都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所以在进行教育衔接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整体性。在教材内容和考试环节进行整改,缩小年级层次之间的差距,也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教育环境,从实际中提升幼儿对于小学和新学习的认知与接受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有不同的阶段,分为大班、中班、小班三个阶段。教育衔接中最重要的是大班阶段,三个阶段的教学让幼儿园更适应小学环境的变化。大班时候的孩子相对来说年龄稍大,对于小学的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小学后能很快的适应这个环境。

结束语

有效的幼小衔接都是建立在科学设计、反馈与调整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过程的科学评估,只有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之后,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要基于自评结果和评价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幼小衔接进行科学审视,不断地调整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才能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评估应以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估为主,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反馈,引导教师感受自己工作的成绩,体验儿童成长带给自己的快乐,增强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信心。同时,要提出富有建设性、针对性的调整意见。帮助教师改进工作,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1]赵春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5

[2]李妮.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6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