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2017-07-12徐天琴
徐天琴
阿拉善左旗图书馆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徐天琴
阿拉善左旗图书馆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各业都纷纷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而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集中场地更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学会利用高科技技术来装扮自己,使管理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为社会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有效创新措施展开研究分析。
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在网络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空间也变得更加广阔,并且随着人们对知识需求的逐渐强烈化,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早已满足这种现状,新型化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正在初步形成,主要以满足人们的知识需求为主要任务,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一、现阶段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以往传统的图书馆藏书大多是以纸质形式存在,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是过于重视对图书期刊即文献等的保存工作,其强调的是书籍的保存而不是有效利用,只是为了藏书而展开管理工作,并且采取的管理方法也是较为落后,而阅读在进行书刊的阅读时往往会受到来自开放时间、借阅数量及具体地理位置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书刊合理利用的难度,进而无法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水平。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背景下,以往传统形式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与社会发展现状逐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而读者对于信息资源获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信息获取的方式途径变得更加广泛多样化,进而对图书馆的纸质类型藏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冲击。
(二)图书馆服务方式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和被动性特点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图书、报纸及期刊等内容,而在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文献复制、书籍借阅及参考咨询等环节。同时二者存在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大多局限于被动式的固定场所之内,并不能为读者提供主动和多元化服务,而信息背景下却恰恰相反,基于传统的书籍借阅将服务模式集中在信息资源的传递模式上,充分体现出图书馆服务原则是以“资源为主”,而不是“对象为主”,从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
(三)图书馆管理服务缺乏基本的专业化人才
由于受到工作环境及待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急切需要专业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工作人才,然而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的高层次管理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并且剩下的管理人员管理观念得不到有效创新,普通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化水平较低等现象,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前景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加大对图书馆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
基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若想有效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型,就要提高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标准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化的图书知识,还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技术,对其他学科有初步涉猎;第二,图书馆工作人员还要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内容深入掌握,并且能对该领域的问题充分了解,进而便于在日后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中能够有效解决来自读者的不同需求和问题。由此可知,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高低对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展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一定要对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将提高其知识水平、专业技能、道德素养及服务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并且还要要求其充分做到与时俱进,从而能更好的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
(二)不断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也不应只是局限于图书馆的内部场所,若想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和优势,就要加强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沟通,进而建立一个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出资源合理利用的优势。同时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还能有效弥补不同图书馆存在弊端,进而实现良好的优势互补,为读者提供更加广阔的信息获取平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单个图书馆存在一定的有效性特点,往往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内部,无法有效满足现代化社会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小型图书馆,合作共享是必然趋势。除此之外,各个图书馆的友好合作共享还能有效避免互相资源重复的情况出现,尽可能做到资源合理利用,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可知,现阶段大多数地区的图书馆馆藏都非常珍贵,甚至有些馆藏都不被人所知,但如果要将其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形式传递,进而在不同图书馆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不但能对原有纸质书籍最大限度保留,还能为读者阅读提供大大的便利,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满足其信息需求
在信息时代下,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逐渐在各行各业中渗透融入,因而若想做好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了解其需求并给予其充分的帮助,然后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读者的深入了解,对图书馆书籍的阅读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读者的年龄性别及兴趣爱好等展开全面的分析探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收集到的读者信息展开系统的整理研究,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改善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的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图书馆行业的进行也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传统形式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早已无法充分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因此为有效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展开不断的创新延伸,积极建立新型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总体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杜玲.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5(6):119-121.
[2]胡耀丽.对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4(69):35-36,37.
[3]杨敏.基于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J].新西部(下旬刊),2016(2):93,82.
[4]王茂强.党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探索[J].黑河学刊,2015(1):129-130.
徐天琴(1987-),女,汉族,图书助理馆员,工作单位:阿拉善左旗图书馆,从事专业:图书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