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视角对体育赛事的回顾与展望
——以池州市为例

2017-07-12田心睿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池州市池州铜牌

方 磊,田心睿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视角对体育赛事的回顾与展望
——以池州市为例

方 磊,田心睿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伴随着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体育赛事的开展也是如火如荼,为了进一步推进池州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池州市2002—2016年的体育赛事进行了梳理。结论:池州市举办的体育赛事的群众性属性逐渐增强,在赛事开展过程中有优点,也有缺陷。展望: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池州市举办的相关体育赛事会围绕着绿色环保型、健康集约型、大众产业型和区域特色型4个方向发展。

健康中国2030;池州市;体育赛事;回顾;展望

大众体育的发展是体育本原的回归,体育运动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相约动起来,健康中国人”是健康中国的内涵之一,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就必须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这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关系到提高国民健康指标的重要抓手。2016年6月国务院推出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30)》的文件,其中就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的相关措施,丰富业余体育赛事,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本文以池州市为例,从2002—2016年的体育赛事发展历程找出缺陷与不足,为池州市在全民健身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及“健康中国2030”发展的道路上提供相关宝贵经验。

1 池州市体育赛事演进及分析

1.1 2002—2008年奥运备战时期池州市体育赛事演进的情况

2002年,池州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项比赛中,共获奖牌38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2枚,铜牌16枚。2003年成功举办海峡杯铁人精英赛、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第六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等品牌赛事。2004年成功举办了“池州 九华山”杯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在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上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9枚。参加了安徽省第1届体育大会中10多个项目的比赛,池州代表团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2005年,全市有9人分别参加了全国冠军赛、锦标赛和青少年锦标赛,获得了金牌2枚、铜牌1枚。2006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继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九华山杯第19届长江沿岸城市老年门球赛,在安徽省第11届运动会上,池州市共获得金牌17枚、银牌10枚、铜牌20枚。2007年开展了“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全民健身展示等系列活动。在省农民运动会上,农民健身秧歌项目喜获金牌,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成功举办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池州站总决赛。池州市运动员在全国跆拳道等重大国内比赛中,共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2002—2008年,池州市积极开展相关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参与相关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国家及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奖牌数达115枚,其中108枚为省级比赛获得的奖牌,有7枚

奖牌是国家级比赛获得的。在参赛的同时,池州市也积极的举办相关体育赛事,即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第4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海峡杯铁人精英赛、第6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池州九华山杯全国摩托艇锦标赛等。在此时期,池州市主要是以参赛为主,积极参与相关体育竞赛并且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于此同时也积极举办大众体育赛事,但是在赛事的规格上不是很高,参赛人群不是很多,举办大众体育赛事处于萌芽及起步阶段。

1.2 2009—2016年后奥运时期池州市体育赛事演进情况

2009年,竞技体育取得突破,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在第11届全国运动会上,池州市共获得1枚金牌、1枚铜牌。成功组团参加2009年安徽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积极开展以“全民健身、健康安徽”为主题的群体活动,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全年共举办或协办体育赛事活动74次,参加活动人数达31 392人次。2010年在安徽省第12届运动会比赛中,池州市运动健儿共获得1枚金牌、3枚铜牌和2个第5名。全年共举办或协办体育赛事活动56次,参加活动人数达22 795人次。2011年成功举办池州市首届绿色运动大会,本届大会充分结合池州自然生态、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创办一系列赛事活动。全年共举办或协办体育赛事活动57次,参加活动人数达7万人次。2012年成功举办第2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茶溪小镇”杯安徽省池州市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重大赛事;全年共举办或协办体育赛事活动58次,参加活动人数6.6万人次。2013年成功举办第3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中国池州健身健美大奖赛、“九华山杯”安徽省池州市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国跳绳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7万人次。2014年成功举办第4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海峡杯”铁人精英赛、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第6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4项品牌赛事。2014年10 月 26 日上午,第6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正式举行。全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共66次,参加人数达15.4万人次。2015年成功举办第5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和“罗麦杯”2015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等体育品牌赛事。组队参加安徽省青少年锦标赛等项目,其中跆拳道项目获得金牌1枚、铜牌3枚,举重项目获得铜牌1枚。2016年组织参加环平天湖国际半程马拉松公开赛、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全国气排球公开赛等30个赛事项目,参赛人数达30万人次。

1.3 2008—2016年体育赛事演进情况

2009—2016年,池州市参与国家级、省级相关比赛共获得奖牌数20枚,积极开展体育赛事,举办体育赛事,共计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达300余次,参赛人数在成倍数递增,累计71万余人,其中2015年达到15.4万人,2016年翻一倍,达30万余人,参与人数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参与项目单人竞技项目逐渐弱化,人们参与集体项目较多,品牌赛事也建设的非常好,连续开办了6届绿运会,“九华山杯”安徽池州国际铁人三项赛、第5届全国荷球锦标赛、中国毽球公开赛,中国跳绳公开赛、“罗麦杯”2015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等品牌赛事。池州市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中进行积极的合作,举办了大型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雏形,为今后的赛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对池州市体育赛事活动发展的展望

随着“健康中国2030”相关文件及体育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发布,政府对体育相关产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提高体育在经济领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势在必行。池州市作为一个山水相依的绿色城市,打造绿色体育的品牌迫在眉睫,在工业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当前社会,人们更加渴望回归自然,池州市打生态牌、唱生态戏,引领全民健身,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开展全国群众性体育品牌赛事,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此得出以下展望。

2.1 绿色环保型

对池州市的相关体育赛事分析,其主要赛事项目分为铁人三项、健身气功、太极拳、健身瑜伽、环平天湖马拉松赛等,这些赛事属于绿色体育赛事,几乎对场馆的要求比较小,减轻了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这是当前社会急切需要的;而场馆的建设是对大自然索取,占用土地,消耗资源,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大自然的需求减少。因此,让人们在休闲之余走进大自然,回归自然,这是一个赛事发展的趋势,即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2.2 健康集约型

政府加强康体相关产业的发展是直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体育赛事是推动体育产业增长的催化剂,以赛事推动产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新时期人们追求的方向,人们不仅关注生活方式的健康,还关注生存环境的健康,因此,体育赛事的开展要切和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池州市在开展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将会继续以绿色健康为主题,使池州市的群众体育赛事朝着健康集约方向发展。

2.3 品牌产业型

对池州市2002—2016年的体育赛事分析后得知,参与人数出现爆炸性的增长,相关的体育运营企业呈现增多的趋势,以及在绿运会的品牌影响下,先后有体育基地落户池州;群众体育基础比较扎实,池州市体育品牌建立的预期效果比较明显。在今后,随着内外部条件的成熟,池州市在政府引导下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国内大型的体育企业和赞助商的赞助,有利于池州市建立赛事品牌及健身气功基地、健身瑜伽基地成功挂牌运营,连续6届的全国绿运会、环平天湖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为池州树立体育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池州体育赛事的开展将朝着品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4 区域特色型

伴随着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类似区位优势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也看好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海南省及云南省等相关的自然区位优势明显的省市地区,做好区域特色、抓好品牌的建设,加强用好网络来组织和宣传体育赛事,深度挖掘本土的优势体育赛事,建设特色体育赛事是十分必要的。池州市也是一样,可以利用山水城市的名片做好山水体育赛事,还可以推广适宜本地区的自然区域环境特色、具有带动体育消费的相关体育赛事项目及积极招标足球等热门的大型体育赛事,加强与国家相关体育职能部门的政府主导的特色项目合作,将私营企业主导的带有区域主导特色的体育赛事项目作为本地区的体育发展的又一亮点。

[1]陈忠菊,谢荣霞,薛天庆.基于SWOT分析池州市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张颖慧 姚芹 李南筑 上海体育赛事发展的国际比较—以与纽约-伦敦-墨尔本的比较为例[J ].体育科技,2010(1).

[3]田静,徐成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

[4]董杰.中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与对策[J ].体育与科学,2012(3).

G80-05

A

1674-151X(2017)17-1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78

投稿日期:2017-06-28

方磊(199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池州市池州铜牌
杜牧池州诗歌研究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池州印象
《池州抗日战争史稿》出版
小小书画廊
善用国学经典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小小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