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建设模式研究
2017-07-11李建梅
李建梅
[提要]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不断渗透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高校社科联”的新型建设模式将成为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创新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为此需要创新高校社科联互联网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打造优质互联网智库平台,实现研究成果交流共享;以互联网思维创新组织建设,推动高校社科联内部建设;加大高校社科联网络化事业的投入,重视研究成果的网络传播。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作倦怠的综合评价及其预防措施: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视角(编号:15GLB017);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社科普及传播路径创新研究”(编号:16SYA-05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2日
高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高校社科联”)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社会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负责领导和管理高校各类社科社团,组织和推动高校各类社科社团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校内外社科研究力量融合互助的工作平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不断渗透的时代背景下,政府电子政务、智慧政务、未来智慧城市、智慧社会逐渐形成,高校社科联建设也必将拥抱互联网,形成“互联网+高校社科联”的建设模式,构建这一模式也将成为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创新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一、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资源利用效率低。高校社科联的正常运转需要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不仅应设有校級社科联领导机构,还应具有各院系下属分支机构,辅助、分担高校社科联工作。社科联建设工作应与高校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形成层次分明又相互支持、功能互补的学术管理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社科联只设有领导机构,没有下属分支机构。高校社科联的学术工作相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较独立自主,造成大量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单打独斗,研究成果分散,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抑制了跨学科、跨领域、文理工医综合的交叉融合、转化的发展趋势。
(二)管理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专职管理人才。高校社科联一般通过挂靠单位的方式运作,呈“三无”状态(无独立的机构设置、无行政级别、无专门编制)。高校社科联主席多由高校党委书记等校领导担任,副主席一般由院系或行政机构的正职领导兼任,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全部由现有行政机构工作人员兼任。高校社科联领导和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社科联管理工作,极大地影响了社科联工作的开展。
(三)过分重视成果转化,忽视思想文化引导功能,忽略服务社会的职责。无视学科性质,过分强调成果转化是目前高校社科联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高校社科联均以学术研究为其工作重点,忽略了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面缺乏主动性,在调查原因、沟通信息方面缺乏积极性,在普及知识、引导思想文化方面缺乏连贯性,在整个社会的学术系统中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缺乏有效的途径扩大高校社科联的影响力。
二、“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建设创新工作模式
“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建设带来一系列机遇:使得高校社科联研究项目的思路来源和征集方式更加广阔;内部运作和监督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尖端人才和后备力量培养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数据资源获取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速度快、容量大、接触面广的特点为高校社科联工作又带来了海量的需求挑战。纸质图书研究资料,甚至结构化的电子数据库难以应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多样性需求,要求高校社科联的数据平台建设在“实质性”和“虚拟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进行转换,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互联网信息繁杂、技术更新快的特征带来了技术适应性挑战,要求高校社科联的研究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系列使用大数据的技术方法。
为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社科联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可以从内部(人才培育、智库建设、组织建设)和外部(思想文化引导和传播、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内部创新模式。互联网通过人才培育模式对高校社科联建设产生作用。人才是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的基础,高校内部聚集了众多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保证了高校社科联建设工作的人才稳定输送。在当今“大数据”迸发、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高校社科联更应当借助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育模式。针对高校传统知识内容与社会实际接轨程度较低,教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提升较缓慢的问题,共享互联网平台的研究资源和信息,建设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和数字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改善高校教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思维层次,提升高校教科研人员的知识覆盖面、社科联参与者和高校学生整体的学术能力,从而为高校社科联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高校社科联建设与智库建设密不可分。高校社科联建设以智库为平台,围绕各项学术活动开展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调查,根据不同需求组织闲散社会资源,分类形成知识战略储备,在多方的密切交流中逐步组建全面优质的智库,并以此为平台对高校、政府和社会产生有益的辐射催化作用。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中,智库整体影响力不大、国际化程度不够高,而且存在“曲高和寡”的现象,缺乏上通下达、民众普遍参与的机制,而互联网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局面。一方面智库建设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开拓了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民众普遍参与、集“众智”为一体的沟通机制,打造优质的互联网理论智库平台。
互联网思维创新对高校社科联的内部组织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互联网可以提升高校社科联内部组织建设的效率,促进高校社科联的整体建设。一方面互联网为高校社科联各级组织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各级高校社科联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便捷式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一站式的高校社科联信息服务,从而更好地辅助高校社科联领导层的组织决策,使得高校社科联建设实现全面覆盖、井然有序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互联网以灵活、开放、便捷的方式,使得社科联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到高校社科联组织,延伸了高校社科联的工作范围,形成双向互动、异地联动的开放式工作格局。互联网作为高校社科联工作人员的“入口关”,所有关键工作流程记录在网络上,全程公开透明,供相关人员和部门随时检查,从而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东南大学于2015年3月26日批准成立了东南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该校丰富的互联网电子资源为“互联网+高校社科联”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校每年在互联网数字资源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包括“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在内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系统,网罗了自然、科学杂志以及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在内的近70种国外顶尖的电子期刊,同时也包括知网、万方、国研在内的30种中文顶级数据资源。互联网电子资源提高了该校科研人员整体的研究能力,成为该校社科联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该校近年来在顶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稳居省内前列。近五年来,共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1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3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东南大学非常注重通过高校智库建设推进高校社科联建设。近年来集中学科优势打造了“道德发展智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两个省级高端智库,最高人民法院在该校设立了全国首家“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其中,“道德发展智库”致力于破解道德发展难题、创新道德理论等方面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立足点,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政府決策提供理论参考,为国家和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囊团服务。“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通过不断完善智能审判大数据平台,为人民法院“大数据战略”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为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培养高端法律人才。该校智库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互联网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机构知识库,汇聚专家学者、科研产出、学科建设的相关信息;配备成果审核和学术分析环节,智库平台的成果从而被充分地利用,为该校社科联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平台基础。未来计划以智库建设为平台,引导高校科研和教师向智库方向转型,充分地为高校社科联建设服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外部创新模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外部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高校社科联建设需要借助互联网配合思想文化的引导和宣传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社科联的守门人角色愈发重要。高校社科联对于树立科学精神,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及时化解社会问题,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建设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健康有效的传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正向互联网转移,纸媒传播的方式被互联网传播所逐步取代,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将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的态势,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非常便利且频繁、信息传播渠道广而多的优势对高校社科联的建设成果进行扩散式传播。很多社科研究者忽略了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文化传播、思想引导的主流方式,更没有意识到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广泛传播,将很难产生任何价值和意义,仍然热衷于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在期刊上发表,或者写出长篇累牍却无人问津的调查报告。因此,社科成果传播、思想文化的引导和宣传应从传统的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中心的范式里解放出来,拓展至抢占微博、微信、数字电视、智能手机、微电影等网络学术传播优势平台,掌控互联网上的话语权,从而将高校社科联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传达给广大公民。
社科联的研究成果需要注重借助互联网进行成果转化,转化过程中注重服务社会和引导思想文化相结合。社科学术研究成果通过数字化、网络化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后,才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效益。自然科学通过开发软件或者生产机器就能直接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而社科学术研究成果对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则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需要结合互联网产生数字化研究成果形式,如数字出版、数字期刊、手机刊物、电子图书、网络原创论文、数字报纸以及数据库出版物等,促使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在“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建设的结合发展方面,东南大学开展了新的探索尝试。为了支持和发掘互联网的优势,支持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该校与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合作共建了东南大学互联网众创园协议。该协议为该校学生在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同时为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提供支持,包括互联网与社会科学研究结合的相关新产品。该校的高校社科联建设以互联网为平台,借助众创园中培育出的互联网创新产品来推进智库建设,并通过众创园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来推进高校社科联的建设。
三、推进“互联网+高校社科联”建设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从人才培育、智库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引导传播和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校社科联建设的内部和外部创新模式,并就如何构建“互联网+高校社科联”的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创新高校社科联互联网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互联网教育平台。充分依赖互联网对信息高效及时的传播及海量数据资源的共享特征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例如,针对高校社科联项目建设专属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网络指导和培训,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搭建具有通识教育特质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和信息交流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高校社科联工作者不但可以了解某一具体社科联项目的相关内容,而且也可以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内容与研究成果,从而不断地提升学术水平,为未来高校社科联具体研究内容做好知识储备。
(二)打造优质互联网智库平台,实现研究成果交流共享。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智库网络,通过互联网连接分散在各个地域、各个条线、各个领域的智库,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智库甚至其中个体研究者的作用,形成规模效应。通过互联网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横向沟通,提升整个高校乃至全国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例如,建立高校资源远程共享平台,实现共享研究成果,及时了解学术思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有益的解决方法。打造“淘宝式”的智库,例如某新兴产业的投资者有急切的咨询需求时,登陆该类智库,共享该新兴产业投资现状、发展空间以及地方政府综合发展规划,进行相关政策咨询。可以想象,如果高校社科联最终建立该类互联网智库平台,将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三)以互联网思维创新组织建设,推动高校社科联内部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社科联的内部组织建设,从而推动高校社科联的整体建设。一方面高校社科联内部组织建设引入互联网模式,互联网可以成为项目申报、发布和管理的平台,项目的运作和信息将更加公开透明,保证整个内部组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高校社科联工作人员的选举和任命过程网络化,通过网络实行实时、动态、精确的管理,强化流程管理,跟踪记录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实现对高校社科联工作人员工作办理情况的实时监督。互联网必将有力地提升高校社科联的内部组织建设效率,从而使高校社科联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加大高校社科联网络化事业的投入,重视研究成果的网络传播。运用互联网转化并传播高校社科联的研究成果不能仅仅依赖于专家学者的个人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加强对社科联网络化事业的投入,从而为高校社科联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该投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加强对网络硬件的投入,加强高校社科联建设相关网站域名、带宽、服务器、后期网络安全管理和硬件维护的资金投入;第二,加强高校社科联研究成果网络化的投入,不遗余力地支持各种电子资源库的建立以及数字期刊、数字出版物;第三,加强高校社科联研究成果网络传播的投入。微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和博客等新媒体,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进行维护。高校集聚了大量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联系紧密的学生,他们更擅长利用网络进行文字和思想的传播,充分动员在校学生参与到社科联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当中,从而将以往“高高在上”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地向社会传播。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正文.高校社科联的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思路[C].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2008年度研讨会论文集,2008.4.
[2]徐燕刚,庾光蓉.高校社科联的管理定位与管理策略探析[J].天府新论,2009.6.
[3]毛若,毛晓红.论高校社科聯咨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及其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
[4]韦德华,毛廷贵.论提供优质智力支持是提升高校社科联地位的关键——以梧州学院社科联为例[J].传承,2011.28.
[5]杨文博,郭莹.论新形势下高校社科联工作对策建议[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2012.5.
[6]杨红秀.高校社科联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