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贸易区对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作用

2017-07-11唐江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

唐江婷

[提要] 在目前全球总体经济下行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区就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效举措。自由贸易區能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通过利用外部市场,吸引多方资金,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本文在简要分析自由贸易区与外向型经济关系基础上,探讨自由贸易区对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机理,对如何拉动外向型经济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自由贸易区;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4日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分工愈来愈明显,各种资源在国际间穿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目前全球总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政策性限制措施持续增加。面对此种情况,各国纷纷设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了重要的战略措施,2013年中国政府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同时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正面辐射效应。之后相继在广东、天津、福建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好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本文将外向型经济同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结合起来,以寻求更好更快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自由贸易区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

自由贸易区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设立的位于交通便利的、用栅栏隔离、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它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外向型经济是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源生产加工某种产品并出口到国外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它是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相对本国总产出的比例比较大的经济。两者的关系如下:

(一)自由贸易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初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被提出的,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加工原材料的再出口这都需要满足交通便利的这一基本要求。于是有了自由贸易区这一项经济政策,外向型经济依靠这把利剑使得进出口业务量不断再创历史高新。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传统的出口导向性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是外向型经济在区域经济上的一种表现,更是外向型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二)自由贸易区与外向型经济彼此依存。一般来说,满足外部市场的经济活动和满足内部市场的经济活动会同时存在于一个经济体系。外向型经济与内需型经济是相互统一的,通常内需规模较大的国家,其企业生产规模较大、国内企业门类齐全、企业发展能力好,能够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产业竞争力。此时,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大规模生产经常导致企业依赖外部资源,因此大量生产并加工并出口的经济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种初级资源的进口。)自由贸易区强调利用两种资金、两个市场的发展方针,符合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外向型经济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再者利用生产要素在国内外的双向之间流动,从而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这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目标相吻合。由此来看,自由贸易区是外向型经济实现良好快速发展的经济政策基础,甚而可以说自由贸易区是外向型经济的载体。

二、自由贸易区拉动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机理

(一)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自由贸易区内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国际经济区中最自由的一种。因此,可以说自由贸易区下实行的市场政策是开放的、宽松的、包容的、多元化的,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平台,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自由贸易区大大降低了资金投入的准入门槛,能积极有效吸收外资;二是在改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等方面,除了对外商特别准入管理之外的区域,一律按照国内外平等原则对待,享有同等的优惠政策。持续完善整合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行外商投资全周期运营监督管理模式,并建立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境外投资者自由转移其投资收入;三是创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经济地位,并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展多元化的境外投资合作,同时在法律法规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项目。逐步减少个人对外投资的外汇管制。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对外投资合作事后管理和服务,建设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境外资产和人员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

(二)税收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税港是自由贸易区的原形,是保税区的基础,自由贸易区在税收方面却大有不同。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进出口产品税率骤降甚至实现零税率,这一优惠政策直接导致国内对此类商品的需求扩大,促进了对外出口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进口关税率平均水平不断下降,同一类产品在自由贸易区的进口税率相对下降,那么效果就是出口商纷纷加强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关系。由进口带动出口的经济也会随之不断扩大。除了在税率方面改革来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在税收方面也同样发生着巨大的作用。减少企业个人所得税,减少或取消对外商境内资产境外转移的限制,通过这些税收政策,能够有效吸引外资,引进靠科学技术及人才,拉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三)物流机制。自由贸易区一般都依托综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这些港口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口岸商贸、保税加工及配送、航运及市场信息、综合服务等超多功能,并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现代综合性港口。凭借港口优势以及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国际中转业务会得到迅速发展,吸引并带动境外其他资源,可推动内陆地区出口加工贸易,扩大内陆加工贸易规模,进一步缩小了劳动成本、土地成本及管理成本,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升级产业结构,从而为自由贸易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向型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综合起来就是通过自贸区自身优惠政策,积极引入外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巨大潜能。

三、我国利用自由贸易区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正确实施国内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响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号召,从而达到迅速吸引国外资本、大力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目标,并且实现以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竞争力为目的经济战略措施。我国政府在当今社会大力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国内各大行业与各大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经济贸易沟通与双方合作创造了公平、透明、自由、稳定的良好环境,从而使中国的双边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并且对推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时期,笔者认为,要实现向外向型经济转型突破,取得瞩目成就,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自身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自由贸易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除上海以外,目前尚有三处刚于2014年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别是广东、天津、福建。同发达国家的成功案列相比,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市场机制不健全、服务平台较少、出港口城市以外大多数城市运输条件有限、物流发展缓慢等。因此,我国自由贸易区应当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加入适合本区以发展经济、提高综合竞争力为目的的新元素。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一边应当学习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重点打造其作为国际性中转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另外,天津滨海新区地广,不像上海拥挤狭隘,应当加快大型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我国自由贸易区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应当符合国情,符合地区形势,不可照搬复制。

(二)加大开放力度,引入外资和优秀人才。在当前国家政策下,我国市场仍然在政府的掌控中,市场机制依旧不健全。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国有企业背靠政府,享有许多的特权,这样违反了新型经济提倡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除了部分关乎国计民生的资源、能源型企业外,政府应当一视同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同时,加大开放力度,设立健全的对外服务平台和设施,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生产力。此外,我国优秀高层管理者资源匮乏,人才大量流失,因此积极引进、留住优秀人才,对于完善我国管理机制意义深远。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机制,给员工更多提升和学习的机制;考核人才的制度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了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员工薪酬制度,企业应当合理建立员工绩效机制。

(三)优化企业结构,发展自身特色产业。企业结构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品种、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和提升传统产业水平;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加高技术含量的比例,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在总产出的比重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升级产业的意义和危机性,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应侧重发展高端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争取在金融租賃、商业保理、资金结算等多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允许开展离岸银行业务,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四)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万物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遵循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才能持续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经道路。就我国而言,目前中国主要生产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级产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来源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直接的后果会导致劳动力价格飙升,中国最终将丧失劳动力廉价的竞争力。此时,只是简单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经济增长,必须要通过生产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应当遵循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实现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吸引外资,打开国外市场的大门。简单的来说实现这种转型,首先是要找到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产业,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一流的人才,将产业由量向质升级,只有融入技术和创新的产业才能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彪.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与对策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10.1.

[2]黄安.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3]武晓庆,周雪峰.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与周边发达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比较[J].港口经济,2013.

[4]李虹.基于自贸区建设的天津港物流发展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4.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全省自由贸易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青政办〔2017〕46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意见青政[2017]2号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管理模式研究——负面清单制度在自贸区的适用
世界主要自由贸易区介绍
关于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热申报”下的“冷思考”
欧美自由贸易区贸易便利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江西省自由贸易区建设思路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