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在大学公共体育中实践应用

2017-07-10刘卫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实践

刘卫华

摘 要:实践发现跆拳道公共选项课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综合素质,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成绩,增加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文章提出跆拳道公选课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注意研讨主题的选择,利导学生开展必要的讨论,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标准。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大学公共体育 跆拳道选项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077-02

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依据个体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对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并注重对学生健全个性的培养为落脚点;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的明显提高为战略目标。基于此,大学体育公共课开设了符合学生身心条件、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体育选项课。

通过对全国20所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相关教学数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普通高效大学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自由练习→总结。由于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且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技术动作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个性也很难得到发展。研讨式教学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研讨式教学法普遍用于理论课中,少有发现在实践课中运用,该文通过在大学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实证研究,发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跆拳道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学相长。

1 研讨式教学在跆拳道选项课中的实践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1.1 根据教学大纲,设计研讨主题

在开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设计了一系列可以激发学生研讨兴趣的问题。研讨主题设计按照以下原则:第一,结合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第二,联系科技前沿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研讨兴趣;第三,选题难度适中,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和知识背景的不相同,设计的题目一般使学生能够通过电脑、网络、课本以及相关文献可完成。

1.2 根据专业,安排讨论小组

跆拳道选项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不同的专业,不仅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且认知、文化背景、成长历程、实践操作能力均不相同,因此,在安排讨论小组时,按照教师分配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争取做到各讨论小组专业与能力均衡分布,同时这也可以促进多学科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同时,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名组长,负责该组讨论的组织协调工作。

1.3 布置研讨任务

随着教学进度,教师提前布置好每次研讨的主题,教导学生把课堂知识生活化,不仅要学以致用,而且要为何而用,怎样用。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1.4 课堂讨论,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研讨主体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组内交流讨论,并选派代表在班级中表达小组观点,回答老师和其组的提问,通过这些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况总结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再针对研讨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况补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 研讨式教学在跆拳道选项课中的效果分析

教学方法只有符合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1]。为了检验研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跆拳道选项课的8个班进行实证对比,4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其余4个班采用研讨式教学,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实证对比,对学生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讨式教学在跆拳道选项课中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中以其独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学习的个性化,其学习空间更开放宽松,学习氛围更活泼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更便捷,进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且学生对跆拳道选项课课堂教学的满意度非常高。

2.2 研讨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主题研讨前,学生需要先进行文献查询、信息处理,讨论时不同专业的学生要相互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代表小组发言时要归纳总结小组观点,回答疑问,这些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工合作的精神,对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大有裨益。

2.3 研讨式教学法加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进行研讨确定前和研讨过程中,学生要与教师交流有关信息和问题的答疑,增加了师生交流,促进了师生感情;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之间增加了了解,促进了多学科学生的相互学习交流,营造了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

2.4 研讨式教学法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成绩的提高

课前的研讨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动作的要领、组成、节奏、方法,结合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课后的复习思考等,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提高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研讨式教学在主题研讨中的表现也作为考核标准计入成绩,增加了考核的灵活性;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根据学期末学生对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对比发现,采用研讨式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要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的班级,其考核成绩也更优异。

3 研讨式教学在跆拳道选项课中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研讨主题的选择

结合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选择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研讨主题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问题,比如: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前提、横踢、后踢等基本腿法动作自我防卫,可以预设场景;还有比喻可以如何用跆拳道中的品势和跆拳道操/舞进行文艺节目表演等。当然,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背景不同,研讨主题的专业性不能过强,难度要适宜。

3.2 研讨过程的引导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把握好讨论的整个进程,能适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3 考核标准的设定

大学公共体育跆拳道选项课主要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性、参与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受身体素质的制约,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动作技能掌握度,动作技能的掌握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而有限的课时是很难提高其动作技能,所以,在考核时标准应当多样化,学生课前的研讨设计,课堂练习、交流、讨论都应当纳入考核体系,同时还可以建立公开互评机制,鼓励小组间、组内成员间互评,既可以减少教师个人评价的片面性,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4 结语

通过在大学公共体育课跆拳道选项课中采用研讨式教学的实证研究,发现研讨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位培养;加强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成绩,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建议在研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研討主题的选择,合理引导学生,有效控制课堂讨论,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明.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1-102.

[2] 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109-112.

[3] 吴现立.基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1-83.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能力本位的研讨型课堂设计与应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