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017-07-10李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身体素质体育教学

李斌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是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线劳动者,并且具有高等职业技术专业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该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以及应对措施,希望在高职体育教学方面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 身体素质 专业技能人才 运动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089-02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才,人是要求接受教育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是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在这个中间环节中对终身体育起着最重要、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作用,它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生活相衔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现在正是生长发育迅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及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这样将会使其受益终身。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社会型人才,适合全方位一线需求的、实践能力优越,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的高级技能人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增强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

1.1 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锻炼好身体素质势在必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蓬勃发展,同时每年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的污染等一些问题也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使人身体的适应能力下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最好的办法,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竞争力越来越大,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状况,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健康的保证,是社会繁荣昌盛的动力所在。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态度的培养、习惯的培养、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至于全面提高健康文明向上的体育精神。

2 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分析

2.1 高职学生目前的身体状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较快的年龄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心发展也逐渐成熟。但是由于自身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从而导致体质的下降,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劳动力的需要。

2.2 高职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很多,从对学生的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由于受网络、智能手机及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影响,多数课余时间都花费到通宵上网、玩手機,睡得晚,起得晚,形成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从日常饮食方面,学生饮食的质量低、结构不合理、营养跟不上身体成长的需要,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缺乏体育锻炼是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最主要的因素。

3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方式

3.1 转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

高职体育不应该遵循一种简单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创新,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根据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的情况,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体育运动与他们的专业工作相结合,把体育运动的能力融入实际工作当中,从而使高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上体育运动。

3.2 培养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2.1 引起高职学生对体育课程足够的重视

要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高职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高职体育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促进体育素养与健全人格养成,提高职业准备水平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3.2.2 促进高职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性

教师在日常体育常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动作技能方法、动作要领,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的项目产生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去学习该项目课程,在课上或课下积极独立地去参加体育运动,从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

3.3 制定合理完善的教学计划

3.3.1 学校重视,明确要求

学校应把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施行工作同体育课、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纳入学校正常的工作计划中。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作为硬性指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并且与学生的毕业体育达标测评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为自身制定阶段性体育锻炼的计划目标,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锻炼,不断提高。

3.3.2 制定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的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注重计划的实践性,以教学大纲为主要根据,体育活动实践的时间要占整个教学周的绝大部分。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能力,又要发展好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3.4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在常规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练习,而且要加强学生综合的身体素质练习,如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能力训练以及灵敏反应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在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举办多种体育运动比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3.5 加强引导高职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高职学生是接受实践性、专业性培养比较强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拓宽创新思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因地制宜,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在这方面,学校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激励制度。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要根据专业特点按照工作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加强现实生活与未来职业相结合。

4 结语

高职院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身体素质却在逐渐下降。就社会而言,他们是具有高级技能的一线劳动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这就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不能胜任工作。所以说,提高身体素质势在必行,强壮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好各项工作技能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佩旭.高职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走向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3(6):21-23.

[2] 张继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进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36(6):14-15.

[3] 张日.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4]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身体素质体育教学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运动性区域的预设与生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