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教学中结合案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方法的探索
2017-07-10王颖锋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0024
摘要:Java是一门非常重要而实用的課程。在Java教学使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Java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提出在Java教学中需要结合案例,因地制宜,因时引导以调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后通过打印星形展示了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Java学习中的主动性。
关键词: Java语言;案例分析;教学引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24;G642
Java语言是一门非常重要而实用的课程。很多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候都会选择Java编程语言。在当下安卓系统使用率高过IOS系统的形势下,基于安卓的APP开发颇受欢迎。这方面对于Java程序员有着极大的需求。当前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技术中的很多关键问题都可以由Java实现。另外,各种编程语言是触类旁通的。学好了Java语言,可以轻松地掌握其它的编程语言。
一、Java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
学习Java语言这么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发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一)对编程语言不感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觉得编程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具体的语法规则很难记忆。很多学生之前学过的编程语言没有掌握好,从而丧失了学习编程语言的信心。看了别人用Java语言做的系统,觉得代码非常多,自己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些对Java课程的学习都极为不利。
(二)基础不牢,无法触类旁通
其实很多编程问题,可以运用不同章节的知识加以解决。在新的章节,当再次提出之前的问题,很多同学已经忘记了之前的解决方法,给不出应用新知识的解决方案。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认真地做好复习,也没有做好预习。
(三)分析力弱,无法把握规律
很多编程问题实际上是设计一个算法解决一个问题。算法其实就是把握问题的规律性,而编程就是将算法用具体的编程语言实现,从而可以验证心中的设想是否正确。对于学生,本专科阶段的算法很少涉及到其它知识,例如数学,所以这样的算法很简单,只要观察、分析其中的规律就可以了,但很多学生却无法做到。这是因为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少,导致分析能力比较弱,即使熟练掌握了相关语法,但无法编出相应的程序。
(四)重视不够,没有进行引导
对于一些书本上相关章节的习题,很多老师只是停留在教授如何应用本章节知识解决,没有在后续章节思考是否能够应用新章节的知识解决。所以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思考相应的新解法。大学生在学习Java这门课程时还处于大学低年级,还没有摆脱高中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上,根据相关章节知识的特点,穿插案例分析于Java教学中以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尤为重要。
(五)忽视差生,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
一个班级中总是有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往往在讲课中喜欢提问学习好的同学回答问题,而忽视学习不好的学生。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很少提问,怕他们会因答不对或答不上而伤自尊。而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自身有的确实存在这样的心理。而有时则是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而感到受冷落,久而久之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Java教学中需要结合案例,因地制宜,因时引导以调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结合案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实例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Java程序设计课本中,在循环那一章的有一道习题要求打印菱形。我就让所有的同学都观察一下菱形中每行星形的个数和空格的个数。在循环这一章的学习中,我要求他们做作业,用双重循环打印这个形状。学生在课后认真复习了循环这一章的知识,大多数同学都独立完成了这道程序的设计。在讲解数组这一章之前,我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这一章并复习如何用双重循环打印由星形组成的菱形。讲解一维数组时,再次提及打印这个由星形组成的菱形。我和同学一起当堂编了这个程序,应用到了一维数组。虽然结果是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用一维数组去编。当我说一维数组存储每行中的星形的个数后,他们都明白了怎么编。当我讲到二维数组时,我询问是否有同学能够想到如何应用二维数组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都同学都积极回答。随机提问了一个同学,他非常正确地回答第一维控制菱形的行数,第二维控制每行的星形的个数。
经过这道习题的练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编程信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积极引导,兼顾了所有学生的主动性。
三、总结
在Java教学使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Java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提出应该结合案例,因地制宜,因时引导以调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后给出一个实例讲解如何具体在教学中实施,以实例说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联系。
项目编号: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210274)
作者简介:王颖锋,女,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