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科飞人谢震业百米技术特征分析

2017-07-10胡凯兰磊魏富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技术特征

胡凯 兰磊 魏富强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新科飞人、全运“三金王”谢震业的百米成绩,将其与博尔特作比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研究最优成绩参数。结果显示:谢震业属偏步频型运动员,但步频能力仍不足。应在提高步长能力的同时,强化步频能力,这是缩小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提升成绩的主要途径。二者支腾比均较为合理,但博尔特更为优异。二者起跑反应时均不理想,谢震业需加强起跑反应及下肢力量的训练。

关键词:百米 谢震业 博尔特 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241-02

速度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田径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主要指标。一直以来,中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男子运动员。直到亚洲史上首位破10s大关的中国飞人苏炳添的出现,让世人见识了中国速度,而不久之后谢震业在全运会上以10.04的最好成绩打破全运会记录并一举击败苏炳添完成传承,新科飞人就此诞生。为进一步观察谢震业的技术,为我国短跑事业提供一些理论参数,本研究以谢震业与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为研究对象,寻求差异和突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谢震业和博尔特的最优比赛成绩参数。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竞技运动理论》《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学》《田径运动》等教材及相关文献28篇,为本研究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依据。

1.2.2 信息技术法

(1)资料获取:通过搜狐影音下载研究对象的比赛录像。

(2)资料处理:用狸窝视频转换器将研究对象MP4格式的比赛视频转换成MPG格式,然后通过Dartfish慢放逐帧计算步数并找到研究对象途中跑支撑着地、垂直缓冲和后蹬离地的帧,测出支撑时间、腾空时间,计算支腾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提高步长能力,加强步频能力是谢震业突破的主要途径

步长和步频是影响跑速的两个主要因素。当然,这与身高密不可分;高大运动员通常步长较大,例如,博尔特身高1.96m,步长2.439m,谢震业身高1.83m,步长则只有2.222m;但矮小运动员步频较快。数据突显谢震业技术风格是步数多、步频快、步长小,但二者身高相差13cm。为了客观起见,本研究采用兼顾身高因素的步长指数(步长/身高)和步频指数(步频×身高)两项指标。从而更为客观地反映跑速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两人平均步长绝对差值0.217m,这点谢震业劣势明显。但排除身高因素,两人的步长指数仅相差0.030(谢震业1.214,博尔特1.244),表明谢震业这一指标稍逊博尔特。谢震业的平均步频为4.482步/s,博尔特的平均步频为4.280步/s,高出博尔特0.202步/s,但排除身高差异,步频指数显示(谢震业8.202、博爾特8.389,相差0.187),谢震业步频指数比博尔特还差。综上所述,谢震业步长指数与博尔特相比有差距,但差距甚小;步频指数与博尔特相比有较大差距。说明谢震业的步长、步频能力与世界顶尖水平运动员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虽然谢震业并非典型的步频型运动员(因其身高也达1.83m),但与博尔特相比,还是以步频取胜为重点。然而步频指数显示其步频能力依旧不足。在日后的训练中应在加大谢震业步长能力的同时,重点加强其步频能力的练习。

2.2 谢震业和博尔特途中跑技术的支腾比均较合理

随着短跑途中跑“屈蹬”技术的出现,短跑界人们的共识——“步频是影响跑速主要矛盾”。有专家认为:充分蹬伸后蹬腿,延长与地面的作用力时,地面反作用力更大,这就导致步长过大。腾空后由于人体不和地面接触,也就无外力产生,因而无法获得前进动力。因此必须减少腾空时间,牺牲步长换取步频,尽早获取动力,无需充分蹬伸后蹬腿。还有专家认为途中跑已经达到了高速状态,在高速状态下,支撑腿只要轻轻一抛,就能获得人体的高速位移。因此无需大力蹬伸。

研究结果显示,谢震业的支腾比为1∶1.23,博尔特为1∶1.42,两人差值为-0.19。谢震业的支腾比更接近1∶1.2的观点。谢震业是偏步频型运动员,而博尔特又属典型的步长型运动员。由于两人身高的差异较大,在此认为不同类型的运动员统一用1∶1.2的支腾比的标准有不妥之处。因为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必然步长偏大,矮小的步频必然更快。所以应除去身高因素再来比较支腾比,则会合理。因而在此提出支腾比指数,即:支腾比指数=支腾比/身高。结果显示谢震业:1.23/1.83=0.61;博尔特1.42/1.96=0.72。可见,刨除身高,谢震业较博尔特的支腾比指数相差不小(绝对值相差0.11),说明谢震业与博尔特途中跑技术的支腾比均较为合理,而博尔特更为优异。

2.3 谢震业和博尔特的起跑反应时均不理想

起跑阶段是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身体迅速从静止状态到加速状态的一个瞬时过程,运动员依靠下肢后蹬起跑器支撑的反作用力,获得向前的加速度,为起跑加速阶段做好准备。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往往在百分之一秒的毫厘之间,所以说当今男子百米的竞争态势愈演愈烈。起跑反应时对百米的成绩和排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胞反应迅速的运动员在枪响瞬间就占据了优势,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谢震业和博尔特的最优成绩的反应时分别为0.157s和0.146s,两者相比较,谢震业的反应时较博尔特慢了0.011s。反应时占成绩的比为1.56%还高于了博尔特的1.52%。但目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介于0.117~0.140s,可见,两位运动员的反应时均不理想。虽然反应时和男子100m成绩有着中度相关,反应时短,会促进100m成绩的提高;在水平接近的高水平选手中,反应时对成绩的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100m成绩在10s以内时,反应时是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00m成绩差距较大时,反应时对成绩的影响不明显。显然反应时对谢震业的比赛成绩作用极大,因此在日后的训练中谢震业需进一步加强运动员起跑能力的训练,从运动员的比赛前的准备状态、起跑练习、下肢爆发力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重点突破。

3 结语

谢震业属偏步频型运动员,但其步频能力仍不足,应在加大步长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步频能力的训练,这是缩小差距、提高成绩的主要途径。

谢震业与博尔特途中跑技术的支腾比均较为合理,但博尔特更为优异。

谢震业和博尔特的起跑反应时均不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川,杜兆才.田径[M].北京: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5.

[2] 骆建.决定人体在100m跑运动中的步长与步频变化及同步提高的因素[J].体育科学,2009(3):77-81.

[3] 谭明义,尹军,李立群.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12):12-13.

[4] 徐开春,李盛珍,李寅.对短跑运动员步长与步频要素及成因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94,105.

[5] 柴国荣,高连峰.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起跑反应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122-124.

[6] 朱旭红.国外优秀男子百米起跑反应时与成绩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1.

[7] (美)H范库帕诺尔.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起跑动作的动力学评价[J].田径情报资料,1990(4):8.

猜你喜欢

技术特征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及应用
SAP技术主数据概述及在KION集团的应用简介
浅谈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改善措施
潜油泵电缆技术结构特征分析
中国田径男子冠军马群标枪分析
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
短跑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特征与训练特点研究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