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

2017-07-10钟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高校

钟丽

摘 要:在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下,怎样进一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丰富和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已经成为高校体育工作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在阐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内涵、特点、开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从体育习惯养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明传递四个方面重点讨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定位,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

关键词:高校 课外体育活动 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137-0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和社会体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体育、终身体育。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各个高校加强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开始着手发展高校课外体育活动。

1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概述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体育课之外,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应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来达到个人增强体质、锻炼身体、丰富课余生活目的的活动。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对高校原有体育教学的补充,而且还进一步显示出了自身独特的功能。开展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活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具备和社会体育相连接的特点,因而,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第二,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对校内体育活动的一种拓展,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之余对其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独特,富有创新精神,对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活动场地有限。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较为落后,能够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面积较小,且开放时间有限,无法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场地和时间的支持。第二,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引导。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加上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第三,学生缺乏加强身体锻炼的健康意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也不注重自身体育素质的培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较差。

3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定位

3.1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和中小学体育教育相比,高校体育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在个人体育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注重自己的体育专项练习,并在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体育技能,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自己的自我学习、自我练习、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2 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个人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愉悦学生身心、陶冶学生个人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同时,还能够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生机和活力。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举止,对规范学生的个人道德价值观,学会文明礼貌待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是人生命的基本存在方式。青少年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身心成长需要,对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4 传递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体育文化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对传递人类文明,特别是体育文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无形中实现了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并在活动中赋予体育文化新的历史价值。

4 进一步丰富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策略

4.1 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

高校需要进一步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对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完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设备。高校要将体育工作的开展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制度,对体育活动组织者定期开展培训。学校还需要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在周末的时候对方开放體育活动场地。

4.2 提高课外体育活动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为了实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需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在引导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人教学水平,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4.3 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和实现自我锻炼,在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结合学生的这种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4.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效果考评制度

为了提升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后需要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技能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效果考评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来避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随意,让学生能够更集中精力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下,课外体育活动引起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教师需要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和现阶段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在获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的基础上,从完善课外体育设施器材、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密切应用社会体育资源、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形式和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文杰,薛莲.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7):98-99.

[2] 徐立彬,柴立森.安徽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46-47.

[3] 袁海军.影响高校非高水平运动员参训相关因素分析[J]. 青少年体育,2014(7):118-120.

[4] 万海波,李书泉,高健,等.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功能定位、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 28(5):58-62.

[5] 顾美芹,郭利军.关于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3):36,75.

[6] 赵伟奇.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4):98-99,115.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高校
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核心思路分析
关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临翔区一中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