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实施思路

2017-07-10张晓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游戏法技能兴趣

张晓红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短跑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一大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征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当前小学短跑教学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本次研究则针对这种现象引入游戏教学法,以技能教学为根本,兴趣调动为辅助,提高小学短跑教学实效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技能 兴趣 小学 短跑教学 游戏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126-02

相对于其他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短跑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提起兴趣,更无从谈及对短跑技能的掌握,严重影响小学短跑教学效果,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些问题,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势在必行。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技能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用显著,下面探讨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实施思路。

1 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应用价值

1.1 强化动作技术结构

游戏法在小学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参与其中需要结合多感官来接受信息,感知信号,从而更好的完成游戏。在该过程中小学生的大脑细胞有序化程度明显提升,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要求。从小学体育教学项目本身而言,很多项目在技能教学中存在很多共性特征,包括力量的要求、技能的掌握以及力量的传递等等,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能够在短跑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曾经学过的相应技能,实现“温故”,满足“知新”的目标[1]。由此可见,游戏法在小学短跑教学当中的应用,对强化小学生的动作技术结构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1.2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应用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兴趣也会得到提升。游戏的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身体特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技能、掌握知识、得到锻炼。游戏法的应用要切合小学生的基本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紧密围绕短跑技能为主,科学选择游戏化素材,完成教学。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引导者,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与核心,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可以说,游戏法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相应要求,以游戏的方式革新传统短跑技能的枯燥、难懂的教学模式,游戏法在小学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可谓作用显著。

1.3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游戏法在小学短跑教学中的实施需要情节支撑,依靠情节来体现技能教学要求,传递体育教育思想。且游戏法多是由集体活动组成,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在游戏中存在一种竞争关系。基于此,游戏法的实施与应用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在障碍跑游戏中启发与引导学生遵守规则,注重动作的规范性。面对较为困难的游戏内容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最终使得学生树立对短跑运动学习的自信心[2]。团队协作的游戏方式也可以使得学生养成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在竞争与合作中正确处理比赛与友谊的关系,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 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实施思路

技能为本,兴趣为引的小学短跑教学中游戏法的实施思路需要以短跑技能教学为核心,通过游戏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良好的短跑教学效果,这是本次研究的核心所在也是实施游戏法的根本目标。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游戏法的应用要坚持教育性、趣味性、竞争性以及安全性等原则,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前提条件探索实施思路。

2.1 起跑技术中游戏法的应用

起跑技术是小学短跑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小学生短跑技能掌握最为关键的一环。传统的小学短跑教学起跑技术教学多是以理论知识讲解、教师指导实践这一套流程为主,知识内容传递晦涩难懂,教师指导示范过程枯燥乏味,这种传统的说教与灌输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造成短跑教学实效性较差的根本原因。将游戏法应用到小学短跑教学起跑技术教学中则会打破传统教学的窘境与尴尬局面,学习氛围环境的改变能够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习兴趣大增。“追逐游戏”在起跑技术教学中的实施思路:首先,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起跑各技术环节的技术要领,掌握最基本的起跑规范姿势,完成练习;其次,将小学生分为等比例的小组,做好组织工作。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呈竖排排列,前后间隔距离为1m;最后,进行“追逐游戏”。体育教师在不同小组之前分别画出相距1~4m的起跑线,每一个小组学生分别站在两个起跑线上,通过教师指令感受到“各就位-预备-鸣枪”的全过程,进行相互追逐,在规定的距离内追逐成功则胜利[3]。这样的游戏方式融入到起跑技术教学中,既能够增强学生的起跑技能掌握,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起跑后加速跑技术游戏法的应用

起跑后加速跑技术教学是小学短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短跑运动的核心内容。起跑后的加速跑对节奏、步长、步频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技术动作教学存在难度。将游戏法应用到起跑后加速跑技术教学方面,其对于学生掌握该技术,并且提高短跑成绩效用显著。游戏法的实施途径如下:明确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要点,通过技能介绍与示范实践的方式来达到学生认知与了解的目标;通过游戏法来强化学生对于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掌握,教师组织小学生分组,在20m的跑道内进行比赛。将小组以纵队的方式排列,排头的同学在听到教师的指令之后起跑并加速,在终点处绕过队伍的后排将接力棒交到第二名同学手中,然后第二名同学起跑后加速跑,以此类推,小组内学生接力完成为止,用时最短者获胜。对于输了比赛的队伍采取高抬腿的惩罚,从而来调整学生对于频率、步长以及节奏的掌握,达到全面进步的目的。当然,还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在场地上画出两个分界线,距离为20m为宜。其中小组代号分别为“1队”和“2队”,教师喊出哪一个队伍,则哪一个队伍追逐另一个队伍,当教师喊另一个队伍,则反向追逐,直到教师鸣哨结束比赛。游戏法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小学生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提升作用显著,但需要考虑学生的体能情况,减少过度疲劳问题的出现。

2.3 途中跑技术游戏法的应用

途中跑技术同样十分关键,在小学短跑教学中途中跑技术情况直接决定着短跑速度,但途中跑技术也由“步频”与“步幅”这两个因素来具体确定,而这两个基础要素的提升则需要依靠调节教学氛围环境以及放松学生身心为具体实现。游戏法应用到途中跑技术当中,在小学生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练习方面,可以采用“快速高抬腿比快、步步为赢”等游戏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游戏锻炼方式在长期的实践当中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膝关节灵活性与小腿肌肉力量。当然,在此基础之上也可以通过“跨大步、踩石过河”等游戏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步幅,锻炼小学生的腿部爆发力与弹跳力[4]。游戏法在途中跑技术教学当中的应用,对学生掌握短跑技能,提升兴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樊国峰.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7):40.

[2] 唐海平.游戏法对小学生短跑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4):55-59.

[3] 吴友良,文才新,宋旭.体育教学中游戏法对小学生短跑练习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學版,2015,14(2):130-135.

[4] 冯彬.体育游戏在小学短跑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3(1):79-80.

猜你喜欢

游戏法技能兴趣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寓教于乐
合理运用游戏法与小学羽毛球教学效果的关系分析
高职院校足球教学中游戏方法的应用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游戏识字,让低段识字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