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琐谈

2017-07-10卜钰镕

北方音乐 2017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

卜钰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重视。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我们必须把民族音乐不断地传承下去,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更是刻不容缓。在贵州,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音乐教育上还有所欠缺,本文就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现状,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教同仁。

【关键词】贵州民族音乐;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贵州高原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苗、侗、布依、土家、彝、仡佬、水、毛南、白、回、壮等十八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历史演进、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要提高贵州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不能脱离或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而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要继承和发展就离不开音乐教育。

一、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境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之间和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平衡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人口比较集中、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就要先进一些,而人口比较分散、经济比较落后、交通比较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相对来说则要落后一些。居住在城镇、盆地、坝子、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的,音乐教育就要先进一些,而居住在乡村、山区、峡谷、无经济来源、教学设施差的地区的,音乐教育相对就要落后一些。这种不平衡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得十分惊人,有不少民族地区至今还是音乐教育的“非阳光地带”。

(二)学校音乐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中小学音乐师资力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是贵州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这一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严重。从近年中等师范学校招生面试的情况来看,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有绝大部分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一无所知,不懂得五线谱,究其原因,就是民族地区音乐师资缺乏之故。据调查,有的少数民族乡村的中小学至今都没有一个专职音乐教师,几乎都是一个教师身兼几门学科。有的民族乡村的中小学虽然有专职教师,但也只是经过短期培训的低标准老师,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少音乐教师,不少民族乡村中小学的音乐课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校音乐教育缺乏民族特色

各民族地区由于没有培养本民族教师的土壤,没有形成独立的能体现本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普遍使用全国“统编”的以汉族地区为主的音乐教材和教学方法。乐理、唱法、乐器、谱式、思维模式等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缺少本民族特色,脱离本民族音乐实践,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中继承与弘扬,使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要牢牢地建立在传承民族音乐的基础上。

(四)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不足

在贵州实际教学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不知道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与之谈起本民族的音乐时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而且对于教材上的民族歌曲也没有深入了解的想法,在倾听民族音乐时对作品表达的情感认知十分有限,无法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更加青睐于流行音乐。如何让学生改变这种只青睐流行音乐而不喜欢民族音乐的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值得深思。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状况,我认为,要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弘扬贵州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应重视民族自治地区的音乐教育,把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音乐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贵州各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资源丰富是贵州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贵州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特征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浸透着贵州各少数民族的理想、智慧、愿望和情感。各级政府、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应关心和重视民族地区的音乐基础教育,按照国家教委要求,设置民族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对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措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把本土音乐作为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的主线,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懂得、熟悉、热爱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这不仅关系到全省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民族精神的振奋、民族感情的培养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也是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第二,建立相应的网络系统,培养热爱民族文化、适应民族地区需要、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

发展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师资。各民族地区如果没有一批懂得、熟悉、热爱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师资,音乐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满足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需要,强化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队伍,应有计划地建立民族艺术师范院、校,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设立民族音乐示范班和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学专业,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分别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师。各民族师范院、校民族音乐的教学必须是体系性的、独立的、完整的,而不是西方音乐教学体系的附属或补充。各民族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掌握本民族、本支系的传统音乐文化,还要学习、了解其他兄弟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除修完规定的文化课以及民族史、民俗学、艺术欣赏等课程外,还可把各民族中的民间艺术家分批次请到学校来讲授其民族艺术的特点,让学生集中地、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体会其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学习,让学生实地深入了解,调查分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遗存,寻找当今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基础,这些调查分析得出的结果对学生今后从事本土音乐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应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要严格地同西方音乐教育区别开来。

我国自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起,从日本引进了以西方音乐教育为主体的“学堂乐歌”。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掀起了一股“出国热”,一批批对祖国教育事业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在回国后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也正是在这种“学堂乐歌”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们忽视了民族的音乐教育。在开放、交流一体化发展的今天,以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来发展音乐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共同追求。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先进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遗存已经近于灭绝。可喜的是,在我国西南的贵州高原上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灵魂——宗教祭祀、民俗民風、传统歌舞、原始工艺等都还古风依旧,完好地保留着[1]。这一切都是贵州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本土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用自己民族音乐的“母乳”来哺育自己的儿孙,使他们熟知、热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保证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独立与兴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

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教育在贵州乃至整个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个人的民族精神,增强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融合对发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十分有利。只有不断地传承、发展本民族文化才能使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真正彰显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杜庆云.田丰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J].人民音乐,1997(04):24-27.

[2]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