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忆儿时闹元宵

2017-07-10龚德位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彩纸舞狮馅料

龚德位

新年的鞭炮声还没有散去,元宵节在人们的期盼中缓缓走来。母亲常说,闹完元宵这年才能算过完。

“年三十的烟火,正月十五的灯。”小时候每到元宵节,我们总会央求父母为我们编织灯笼。父亲会在空闲时用一些竹篾为我们精心扎出各种形状的“竹架子”来,然后用彩纸糊上,再在彩纸上绘一些小兔子、小鸡之类的图案。到了傍晚,寨子里的孩子们都会提着自己的灯笼到打谷场的坝子中央。从远处望去,好似繁星点点,那一盏盏灯笼映红了孩子们过年独有的喜悦的脸庞。

令孩子们高兴的除了“遛”灯笼,就数看大人们“舞龙舞狮”了:狮头由竹子、木料、布匹等材料做成,再用布、麻等材料做成狮尾,表演者一般三至七人,打头的腰里总会绑着一根燃烧的火焰般的红带子,手里舞着一根木棍。在领头人的带领下,狮群随着他手里的木棍上下翻飞,左右跳跃,忽左忽右,时上时下。最令人难忘的是狮子脖子上总会挂一个铃鐺,铃声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看“舞龙舞狮”时,孩子们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瞬间。因着这热闹的“舞龙舞狮”,沉寂的院子顿时热闹起来,好不过瘾。

除了“闹”元宵,最后还得说说“吃”元宵。如今,超市里各种味道的元宵都有,我们小时候吃的元宵大多是母亲自己做的。每年的正月初,母亲就忙碌起来,把当时留存下来的一些花生、瓜子之类的材料做成馅料,其主料是用糯米捣成粉后加水“揉”制而成的。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元宵里除了包进馅料外,母亲还会在几个元宵里包上几枚硬币。包有硬币的元宵象征着来年的好运,吃到它的人是有福之人。除了我们自己吃,母亲还会端几碗煮好的元宵送给邻居们也尝一尝,这份和谐相处、守望相助的情谊令我至今难忘。

现在生活好了,过元宵节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但不管生活如何变化,儿时“遛”灯笼、“耍”狮子、“包”元宵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它就像一个个符号,浓缩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它是热烈的,可口的,更是有温度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彩纸舞狮馅料
俄罗斯的饺子有哪些奇怪的馅料
China
会变魔术的彩纸
舞龙舞狮进校园
吸管彩纸变变变
舞狮
好好的路
喜气洋洋过大年 舞狮欢乐庆新春
月饼馅料中糖精钠的检测方法确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