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干预体会
2017-07-10郭素杰
郭素杰
【摘要】目的 了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相关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2016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 对比2组患者抢救效果、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5.0.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当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患 者自身冠状动脉处于急性、持续性缺氧状态,造成心肌组织坏死所致[1]。为深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措施及应用效果,对本院近年來收治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与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在院前救护救回或者是急诊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指导并帮助患者正确的卧床姿势,对其进行心电监护、静脉通道建立、吸氧护理以及抽血化验等,医生在确诊病情之后根据其临床具体情况送入专科病房或者ICU,为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赢取宝贵时间。
1.2.2 观察组
急诊护理路径小组以护士长为中心,对患者展开急诊护理干预时要充分考虑科室医生的相关建议,与相关临床文献资料相结合,集体完成急诊护理帮助。完成护理后对护理干预具体措施进行评估,根据个人责任制,对护理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安排,保障所有护理服务工作能够全天在职;对护理组工作人员定时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路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急救技能、进行临床实践模拟训练、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明确了解护理的方法和基本路径;急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在短时间内帮助医生进行相关诊断,协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尽快完成挂号和病房安排等工作,进行急救的过程中使用绿色通道;根据医生首次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并与临床医嘱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在2 min内完成给氧护理,氧流量为每分钟
2~5 L,3 min内完成血压与血氧监测,5 min内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10 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测并采集血液样本。根据医嘱,给予剂量为0.5 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患者病情严重,可通过静滴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如有必要可以加用吗啡止痛。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剂量,以免对患者造成药物成瘾性[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2组患者以下各项指标:患者入院到接受初步诊断时间(评估时间)、患者从入院距离首次接受球囊扩张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抢救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3 讨 论
实施急诊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时间得到有效的减少,而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临床中在及时的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抢救的前提下,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由此显著提升患 者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存质量[3]。在标准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护理急救,实现了急诊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标准性以及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在此次临床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满意程度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采用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周早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21):131-133.
[2] 罗雁萍.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3(03):388-390.